排版加強一下比較好,其次我認為這沒有顯著改善我提出的問題。
看你的舉例是這樣:在18-11時段,a對c行動,然後17-13時段,b對a行動,用控制效果制止了a的行動,而c本來要應對a的行為做補血。
你知道為什麼後日談沒這問題嗎?問題不在輪次,而是判定時間。而這也是被你無視的,十四回的那一串的核心關鍵,也是你跟後日談最大的不同,也是後日談可行你不可行的原因之一。(看吧,我就說他回的東西還是有用的,只是你不一定有看進去或吸收而已)
你的舉例是回合『一開始』大家就同時安排行動,而且出自某種原因,c可以看到a準備針對他行動,所以才安排了補血的行為。
這就是所謂的『預知困境』。假設我知道你要對我嘴炮,所以我根本不來回這篇文章,那你就不會對我嘴炮,那我又幹嘛不回這篇文章?
後日談沒這問題,因為後日談的判定是『每個先攻時段』進行一次判定,不存在跨先攻的預知,用一樣的情況但你的例子,帶入後日談就是這樣的畫面:
b先在先攻13時段攻擊a,確定判定結果(a此時也可以反應,因為有些動作的動作時機是在『反應』或『即時』,不存在只有自己回合才能動作的問題)。a在先攻11時段攻擊c,確定判定結果。最後c治療自己。
如果b在13已經打傷a的攻擊部件導致他無法攻擊,c可以在輪到他時改變行為,而不是在一個最一開始的時候訂死自己的行動無法改變,從而導致無用功。
其次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你假設的長時間行動是駭入,但現在你的例子是連攻擊都是長時間,甚至有時間差,那自然會亂會干涉,這兩個問題加起來就是你的規則現在窒礙難行的原因。
更不提這代表你要把幾乎所有攻擊動作都要平衡。如果重型武器高傷害的代價是時段超長容易被打斷,那是不是只會被短時段的控場打著玩?反之亦然。
這,你只是把自己的工作量又無限增大了。你要準備控場的對應消耗跟區間、持續時間,現在你要對所有『攻擊方式』去設定一個平衡的區間。
而你的修正方式類似取消了回合一開始就訂死行動,這是好的改變,但如果你的規則下連攻擊都還是這種區間制且其他動作也是的話,那一樣的問題會不斷纏上來,陰魂不散。
因為其實說到最後,你還是沒解決『萬一他們就剛好同時段發生行動』時該怎麼辦的問題。
你的例子都是11 12 13等,觸發時機不同的,跟我前面提到的『同時觸發一串行動的先後』基本上是完全不同的問題。
同時觸發的時候,干擾鏈依然可以適用,基本的原理依然不變——如果玩家2試圖干擾玩家1,那麼玩家1的開始時刻至少要在玩家2的開始時刻之前一時刻,只不過玩家1和玩家2可以在同一時刻結束動作,產生效果——然後就導向了之前所說的,配套規則問題。此時干擾鏈的長度被延伸到了6次行動(如果真的可以存在2個時刻就能完成的動作的話。)。那麼在適配了配套規則之後(也就是,不同的法術和戰技各自需要多少優先級,以及在同一時刻結算的哪些法術/戰技更加優先的規則),同時結算動作的干擾鏈的長度同樣可以被控制在3~4個行動。
這個方法的可行性建立在你確實確立了所有行動(從控場到攻擊)的優先順序以及時段消耗上。所以這只是把問題轉移到其他問題身上,換句話說他不算解決。
出發點很好,但說穿了是挖東牆補西牆,而且你甚至還沒蓋好東牆。
而在我看來,你預計要蓋的東牆看起來像一座巴別塔,似乎很難有蓋完的一刻。
你說的顯然過分誇張。如果我們不考慮有法術/戰技特殊標注的優先級消耗,只考慮12/7/4這三個級別的消耗。那麼干擾鏈制度現在就已經可以運行,並且可以把干擾鏈長度控制在3個行動(因為12長度區間中最多也就只有3個4行動,甚至通常可能只有兩個。)。
另外,干擾鏈的控制並沒有限制自由度,因為我實際上只是在重申兩個先前已經提出的原則,即,干擾動作的發起必須在被干擾動作的發起之後,干擾動作的結果必須在被干擾動作結果的同時,或者之前。是完全靠邏輯演繹得出的,對於這兩條原則的廓清,而不是額外增添了什麼限制條目。
如果不考慮他們就表示他們不存在,那確實可行,但這代表你的這規則不存在法術與戰技,這顯然是象牙塔式討論,把不利因素都排除,那結果就是有利的。
如果你的規則從今以後也不會有法術跟戰技,那當然沒問題。沒辦法解決問題就解決有問題的東西,這是一種思路,但這是你要的規則嗎?至少他肯定修不了仙了。
而且12長度區間不一定只有3、4個行動。假設場上有8個人就至少有8個行動了吧?所以我才說你的規則限制了人數。
規則是環環相扣的,你現在提出的不再是一個思路而是一個規則了,之間的差距早就有人跟你說了我就不贅述。
如果這是一個規則,就不能只提出一部分然後說『有其他部分他就完整了』,因為這樣就代表他現在不完整,不用多說什麼,唯一的開脫只有你讓他完整後才有意義,否則最好聽來說你也只是在畫大餅。
而我很清楚的點出了你所謂的釐清帶來的隱憂:即動作增多後還是一樣會存在互相干擾的情況,而你設定了上限代表會有排擠作用。
舉個例子:A有個18-10的行動,B見狀塞了個17-10的行動處理,C見狀決定再塞個16-10的行動...(ry)
有上限,代表可能塞到D就沒有人能插手,但如果每個行動之間的上限又是分開的那一樣沒解決問題,這是一連串的干擾,而這在後日談不會發生,原因我上面解釋過了。
其次,如果你要說『沒有這種消耗的行動』,那就是我說的你在挖東牆補西牆,而你的東牆甚至還沒蓋出來。
最後,如果你要說『那我改口稱他為思路就好了吧?』,沒錯,這樣可以,但你就要讓他像個思路而不是像個規則。
你不能造了台車說『我叫他摩托車』,其他人就當他是摩托車,這只是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