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为了头像水一贴,你们觉得2024的怪物图鉴真的很糟糕吗  (阅读 20635 次)

副标题:

离线 東風

  • Diver
  • ******
  • 帖子数: 921
  • 苹果币: 5
  • 不是东风
人怪分离的好处在于创作方便,你要是想车一个更加偏不分离的怪,直接把玩家资源拖进来就行了,而且也不用担心什么先决条件有没有满足之类的,看到哪个特性不喜欢,也直接删掉就好了,不需要担心是否动了什么专长链

离线 Alexia2660

  • Peasant
  • 帖子数: 3
  • 苹果币: 0
有的,不要说没有
引用
栖息地:xxx;宝藏:xxx
就放在怪物名称下面
掉落只含七种,任意、个体、无、奥秘、圣物、器具和武备,全在DMG第七章随机魔法物品。是否群居独居,食性,昼夜是否这些请看lore。lore虽删减,但是基本所需的东西都是有的
且这一版加了不少提供放怪物动机点子的东西。
在说这些话之前麻烦还是先至少看一页怪物图鉴

有的,但是不够。我对照着2e,5e和5r的mm都看过——我觉得5版的mm没做到的是,将lore和【怪物卡】这个东西彻底区分。假如我用2e或者A5E这种第三方的mm而且只想随手抓一只怪物,我完全可以做到这种程度——不看一眼lore中的部分,单靠上方的表格就有所有构思一场战斗的资源(怪物本身,出现在哪里,会和什么怪物一起出现才不会出戏,群居还是独居,会出于什么动机攻击pl)。在这种构思下,lore完全是一种可选的东西,想看就看,不想看可以一眼都不看。

现在的5版mm无论是5e还是简化过lore的5r都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5r——把lore简化到被一些人批评的程度,仍然没有2版的这种直观。我是想不出wsz不这样做的理由的。如果不想做表格的话,也不影响它把每个怪物的介绍都分成【机制】和【背景】两部分,后者单纯就是lore,不涉及机制啊。
« 上次编辑: 今天07:34:36 由 Alexia2660 »

离线 東風

  • Diver
  • ******
  • 帖子数: 921
  • 苹果币: 5
  • 不是东风
引用
有的,不要说没有
引用
栖息地:xxx;宝藏:xxx
就放在怪物名称下面
掉落只含七种,任意、个体、无、奥秘、圣物、器具和武备,全在DMG第七章随机魔法物品。是否群居独居,食性,昼夜是否这些请看lore。lore虽删减,但是基本所需的东西都是有的
且这一版加了不少提供放怪物动机点子的东西。
在说这些话之前麻烦还是先至少看一页怪物图鉴
至于你说群居还是独居以及食性,这个是得写在模组里而不是写在怪物图鉴里,写在怪物图鉴里反而会压缩怪物图鉴的适用范围

有的,但是不够。我对照着2e,5e和5r的mm都看过——我觉得5版的mm没做到的是,将lore和【怪物卡】这个东西彻底区分。假如我用2e或者A5E这种第三方的mm而且只想随手抓一只怪物,我完全可以做到这种程度——不看一眼lore中的部分,单靠上方的表格就有所有构思一场战斗的资源(怪物本身,出现在哪里,会和什么怪物一起出现才不会出戏,群居还是独居,会出于什么动机攻击pl)。在这种构思下,lore完全是一种可选的东西,想看就看,不想看可以一眼都不看。

现在的5版mm无论是5e还是简化过lore的5r都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5r——把lore简化到被一些人批评的程度,仍然没有2版的这种直观。我是想不出wsz不这样做的理由的。如果不想做表格的话,也不影响它把每个怪物的介绍都分成【机制】和【背景】两部分,后者单纯就是lore,不涉及机制啊。
我刚刚去下载过了一下ODND第二卷怪物与财宝的那份pdf,里面标识了一个怪群的怪物比例大概是怎么样的,在巢穴里有多少的概率出现多少只
但是这些东西现在是写在模组里的;并且跑团环境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偏向随机地城爬的遭遇了,感觉用不上。另外你说的机制和背景,lore就是背景啊,机制不都写在卡里了吗?还是说你指的是战术?

离线 Alexia2660

  • Peasant
  • 帖子数: 3
  • 苹果币: 0
引用
有的,不要说没有
引用
栖息地:xxx;宝藏:xxx
就放在怪物名称下面
掉落只含七种,任意、个体、无、奥秘、圣物、器具和武备,全在DMG第七章随机魔法物品。是否群居独居,食性,昼夜是否这些请看lore。lore虽删减,但是基本所需的东西都是有的
且这一版加了不少提供放怪物动机点子的东西。
在说这些话之前麻烦还是先至少看一页怪物图鉴
至于你说群居还是独居以及食性,这个是得写在模组里而不是写在怪物图鉴里,写在怪物图鉴里反而会压缩怪物图鉴的适用范围

有的,但是不够。我对照着2e,5e和5r的mm都看过——我觉得5版的mm没做到的是,将lore和【怪物卡】这个东西彻底区分。假如我用2e或者A5E这种第三方的mm而且只想随手抓一只怪物,我完全可以做到这种程度——不看一眼lore中的部分,单靠上方的表格就有所有构思一场战斗的资源(怪物本身,出现在哪里,会和什么怪物一起出现才不会出戏,群居还是独居,会出于什么动机攻击pl)。在这种构思下,lore完全是一种可选的东西,想看就看,不想看可以一眼都不看。

现在的5版mm无论是5e还是简化过lore的5r都做不到这一点,尤其是5r——把lore简化到被一些人批评的程度,仍然没有2版的这种直观。我是想不出wsz不这样做的理由的。如果不想做表格的话,也不影响它把每个怪物的介绍都分成【机制】和【背景】两部分,后者单纯就是lore,不涉及机制啊。
我刚刚去下载过了一下ODND第二卷怪物与财宝的那份pdf,里面标识了一个怪群的怪物比例大概是怎么样的,在巢穴里有多少的概率出现多少只
但是这些东西现在是写在模组里的;并且跑团环境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偏向随机地城爬的遭遇了,感觉用不上。另外你说的机制和背景,lore就是背景啊,机制不都写在卡里了吗?还是说你指的是战术?

是这样,我个人的意见是【单独作战还是以何种方式群体作战;一般的栖息情况下和什么生物同时出现;食性(以及以此推测的攻击pl的动机】虽然也算背景,但对于dm构建战斗来说明显算机制的一部分……

或者说,我的思路是把【用来构成一场战斗的相关内容】单独放在机制这个部分中;这样的话lore就可以写得很丰富(类似Planescape那几本mm),毕竟完全变成可选的内容了。

至于把这些内容放在模组里……还是没有塞在mm里直观嘛。

离线 東風

  • Diver
  • ******
  • 帖子数: 921
  • 苹果币: 5
  • 不是东风
那还是放在模组里更直观的
就以最近刚放出稿件的毁灭前夜模组举例好了
引用
突袭巨牛魔 Goristro Raid
       这次遭遇只有在角色们与前一次遭遇中的欲魔合作时才会发生。如果角色们击败了欲魔并将维纳忒里斯据为己有,或者对欲魔置之不理,则快进至“柳暗花明”一节。
       维纳忒里斯大约需要一小时才能到达巨牛魔的位置。当维纳忒里斯接近巨牛魔时,读出或转述以下内容:
引用
       脚步声像滚滚惊雷一般震颤着大地,在这隆隆巨响之中,你们正在向一头头生双角的红毛恶魔逼近。两个带翼的身影在恶魔铁塔一般的身躯两侧扑闪。它的背上有一顶帐篷形的肩舆,成群结队的恶魔士兵像虫子一样挤在帐篷里。
       这只笨重的巨牛魔Goristro两侧有两只弗洛魔Vrocks。巨牛魔肩舆之内的是两只狂战魔 Hezrou与五只夸塞魔quasits,以及欲魔erinyes们正在寻找的“宝藏”:一只被关在铁笼子里名叫银灵terling的独角兽unicorn
       妮卡娅解释道卡普丽丝将驾驶着战争机器靠近巨牛魔。三位欲魔将随后飞到肩舆上击败其中的恶魔,而角色们则击杀巨牛魔。
       巨牛魔会进行自卫。如果弗洛魔看到巨牛魔落入下风,它们将会加入战斗。三位欲魔能很轻松地处理肩舆内的恶魔。
所说的如何战斗,和什么生物一起出现,为什么攻击pl(或者pl为什么要攻击),都在模组里写了
至于你说放到怪物图鉴里...现在5e的模式就是把怪物数量、战术都放在模组的对应部分,而怪物图鉴就删去这些内容
这样有一个好处,dm带团带到对应段落的时候,只需要观看模组接下来的部分,不需要前后翻找。玩家们能打到的战斗每一场都是特别的,不会是怪物图鉴写出来的比较单一的模式


我又在龙枪模组随便翻了一页,也是同样的模式
引用
M2:陷落的商店 FALLEN SHOP
引用
残破的骨骸散落在宽敞的洞室中。虽然洞穴本身是天然形成的,但是它的顶部已经坍塌——某个建筑物的一部分与洞顶一同塌陷,落入洞穴之中。在崩毁的建筑结构内散落着许多木制头颅和腐烂的帽子。
一个石魔像 Stone Golem 藏在木头碎片和羽毛帽子之下。德梅林 Demelin(见 M9)创造了这个魔像,并且命令它攻击任何侵扰建筑废墟的生物。任何靠近废墟并且被动感知(察觉)为 16 或更高的角色都会注意到这个魔像。
单独出现,为什么要攻击,虽然此处没写怪物战术,但是这是石魔像...
« 上次编辑: 今天07:55:54 由 東風 »

离线 leesteven

  • Guard
  • **
  • 帖子数: 55
  • 苹果币: 0
不论中外,其实Lore都是网上讨论的多,愿意为此付钱的人少。现在的书就是卖数据赚的多,至于Lore,官模里就提供了,不满意的话,反正都是要DM编的,MM里写多了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