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历史的瞬间 1870s  (阅读 3562 次)

副标题: Moment in Hitory 1870s

离线 无所得P

  • Have a nice die.
  • 版主
  • *
  • 帖子数: 858
  • 苹果币: 0
历史的瞬间 1870s
« 于: 2021-01-29, 周五 00:16:24 »
引用
  第一次科技危机
  第一次科技危机发生在1872年的康拉德公国,此时这个国家已在残酷的内战中风雨飘摇,受到联合帝国与奥瑟维斯支持的两派篡权者正在将国家撕成两半,而在帝国霸权威胁之下被迫放弃国家主权,以换取在战后拥有一块保留领地的原统治者康拉德公爵则在保持中立的同时渴求着复仇的机会——他找到了当时因活体实验和危险病毒研究而被世界各国驱逐的疯狂发明家帕西法尔博士。经过多年的准备与等待,就在联合帝国与奥瑟维斯支持的派系都已筋疲力尽却都无法敲定胜局,以至于他们背后的支持者不得不撕破脸皮、亲自派遣本国军队下场决战之时——那是1872年12月5日的清晨——遮天蔽日的黄色浓雾突然顺风而来,瞬间笼罩了整个战场。
  无论是联合帝国、奥瑟维斯还是康拉德公国士兵,吸入这黄色浓雾的无不在剧烈的呛咳中抓破自己的喉咙吐血而亡,却又在短暂的沉寂和抽搐后带着满身的脓疮再次站起,哀嚎着冲向那些没有受到影响的幸存者。与此同时,康拉德公爵的亲卫队也在内战后首次出现在了战场上,但他们膨胀扭曲、插满注射器和输液管的身躯早已不成人形,面目可憎的面具让他们更像是某种噩梦中跑出来的怪物。他们向那些仍有组织抵抗的士兵发动了疯狂的进攻,这可能是第一次联合帝国与奥瑟维斯在共同抗敌的情况下败的如此迅速和狼狈。很快,帝国列强们的干涉军就在追击中被逐出国境。
  没有人知道康拉德公爵在帕西法尔博士的鼓动下究竟对自己的领地和人民做了什么,但在那黄色的浓雾伴随着疫病与细菌蔓延到康拉德公国境外时,这场本就不光彩的帝国主义战争变成了举世瞩目的地区性灾难。此时国联尚未成立,受到多国谴责的联合帝国与奥瑟维斯为挽回声誉,不得不暂时放下利益纠纷,在发明家协会的帮助下组建了一支包含大量探险家和雇佣兵的联合部队,再次进入康拉德公国以期解决这场灾难。
  此时距离事件发生已经过去了8个月,再次进入康拉德公国的调查部队很快发现他们遭遇了一支前所未有的恐怖军队的迎击——首先是带着求死欲望冲向他们,以自己的死亡和爆炸来传播病毒的先锋军,接着是在药物刺激下无惧死亡与痛楚的生化步兵。随着战线推进,各种被突变药剂折磨得不成人形的缝合怪物也出现在他们面前。调查部队在疫病与敌军的打击下损失惨重,但仍借助着发明家协会的装备支援向康拉德公爵的城堡缓慢推进着。在捣毁了数座散布瘟疫的生化工厂后,调查部队最终攻陷了康拉德公爵的城堡,那里的地下已经被改造成一个巨大的生化研究设施,里面进行着诸多至今也未被解密的恐怖实验。康拉德公爵本人——或许也包括其亲属和近卫队——已经成为一团不分彼此的巨型生化怪物,在遭受了几十轮重炮轰击后才与整座城堡一同被埋葬于地底。他残存的日记似乎表明从国家被撕裂的那天起,不光是帝国列强,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对他而言都成了不可饶恕的背叛者,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他能如此残忍的对待曾经的臣民。遗憾的是,帕西法尔博士以及他研究团队里最重要的几位学生并未被发现,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穆斯塔法帝国收留了其中的几位,而更多的则不知所踪。
  即使摧毁了康拉德公爵的城堡和生化工厂,肆虐在这片土地上的细菌与病毒却早已无法被彻底清除。在得到发明家协会遗憾的结论后,疲惫不堪的调查部队最终从这多灾多难的国度撤离,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出资建立和维持的封锁线。自那以后康拉德公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是地图上画着骷髅标志的帕西法尔禁区。没有人可以从里面出来,也没有人想要进去。原本为吞并该国而大打出手的联合帝国与奥瑟维斯也对这片禁地失去了兴趣。
  虽然在多年后被定义为首次科技危机,也确实有些学者超前的使用了这种称呼,但在当时,这起事件仍被称作第二次康拉德内战或康拉德生化灾难,没有人意识到这会是一种开始,一种一个疯狂发明家加上一个愤世嫉俗或欲望膨胀的统治者便能轻松引发世界灾难的开始,在思想更加重视贵族而忽视新兴阶层的当时,人们所更多谴责的也仍是康拉德公爵的道德品质,而忽视了帕西法尔博士这位疯狂发明家的作用。在政治与社会思想的进步上,这场危机可以说没有留下任何遗产,但在技术进步上却有着浓墨重彩的地位。所有国家都看到了生化武器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虽然随后成立的国联很快禁止了绝大多数生化武器的研究与使用,但刺激类作战药物、生化改造以及跟毒气相关的进攻与防御手段早已被世界各国排上研制日程,并在此后的战争中屡见不鲜。在这场战争中,最初由发明家协会提供的密封性防化服在实战中被普遍反应太过沉重而影响行动,而且缺乏防弹性能、完全不适合战场,因此联合帝国发明家卡尔洛夫·谢尔盖耶维奇实验性的制造了一批自带背负式锅炉来提供动力、镶有防弹钢板的密封防护服,这最终发展成了后来联合帝国精锐部队——装甲掷弹兵所穿戴的标志性的机械装甲。
  这场灾难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惨重损失,尤其是与康拉德公国相邻的周边地区,在城邦地带,有上百万人被迫撤离,许多至今未能回到他们的家园。作为某种程度上始作俑者的联合帝国与奥瑟维斯不仅都未能获得这片地区,还在战争本身以及此后不得不进行的清扫行动中承受了超过12万的士兵伤亡,而那些幸存下来的老兵们在归国后也并未赢得荣誉,等待他们的是排斥与隔离——而他们也确实造成了几次区域性的疫病传播。始于康拉德公国的“帕西法尔瘟疫”在随后的二十年间不断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总感染者超过五百万,直到发明家协会的疫苗问世才逐渐被压制下去。至于康拉德公国——或者说帕西法尔禁区内是否还有人存在,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已然无人知晓。
  虽然联合帝国与奥瑟维斯最终在1874年3月8日宣布这场灾难被彻底解决,但在事后看来,针对这场科技危机的处置仍是完全失败的。帝国列强们既没能从探险家们提供的种种线索与迹象中预见到灾难的发生,也没能在灾难初期做出快速的决策,甚至拖了足足8个月才决定组建部队冲进感染区给自己擦屁股。而就结果而言,虽然所有的生化工厂都已被摧毁,但康拉德公国这个原本繁荣的国度也确实从地图上彻底被抹去。最重要的是,帕西法尔博士及其追随者们完全没有被逮捕和重视。调查部队在行动时不仅没有把抓获他们作为优先目标,甚至就在战后的通缉中也仅仅是给出了高额的赏金而没有成立专职负责此类案件的调查组,以至于为后来的第二次科技危机埋下伏笔。在科技危机已经成为固有名词的当下,这场历史上首次的科技危机已经成为所有帝国列强,尤其是两位始作俑者此生无法抹去的历史污点。
引用
  1873年荒野战争
  就在康拉德生化灾难发生的同时,作为始作俑者的联合帝国与奥瑟维斯却没有立刻处理这场亲手造成的灾难,而是忙于在遥远的大陆彼端进行另一场较量,这就是后来被称作“地火之战”的1873年荒野战争。
  当时受到技术进步和人口爆炸的影响,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大量由罪犯、边缘人和流浪者组成的移民团,自发前往那些此前被认为是不适合生存的无主之地谋求生路,这形成了后来被称作“荒野”的新地缘形态。其中有些幸运的移民在荒野中觅得独特的资源禀赋,煤渣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座因发现超巨型地下煤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小镇引起了帝国列强们的注意,尤其是地理上较为接近的联合帝国与奥瑟维斯。两者自1868年开始便就此处的统治权而展开对峙,最终在1873年2月25日随着几次激烈冲突演变成区域战争。也正是因此,同时发生的康拉德生化灾难才会被忽视,以至于错失解决灾难的最佳良机。
  这场战争充分的展现了工业时代帝国列强之间陆地战争所能达到的、史无前例的残酷性。在这武器装备日新月异的特殊时期,双方都将装备最先进的精锐部队投向这片荒漠。但跟以往经验不同的是,他们所率先派遣的超过8万精锐部队在短短两个月内便伤亡殆尽,新型的连发步枪、蒸汽机枪与榴弹炮如割草般收割着生命。在互相指责对方使用过于残忍的武器同时,双方也都在不断增兵并将对方指责的武器更加变本加厉的使用。这场原本“绅士间”的较量迅速变成杀红眼的死战,在没有任何掩体可言的荒漠之上,仍旧使用者旧式战法的步兵们排着线列,在密集的冲锋中被前所未有的火力成片扫倒,被高爆榴弹炸成碎块。截止到同年5月8日,交战双方已经各自承受了超过20万伤亡且仍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即使作为头等的帝国列强,联合帝国与奥瑟维斯此时也开始心生忧虑。而就在这时,世界各国对于他们在大陆彼端酿成的康拉德危机的谴责,以及穆斯塔法帝国出现在地平线上那满载着苏丹亲兵的装甲列车让他们彻底打消了在这里继续死战的念头。和平协议迅速在5月28日签署,无人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包括黄雀在后的穆斯塔法帝国——此前交战的两国在撤离前引燃了地下的煤层,那里的地火直到今天仍旧如同地狱般熊熊燃烧,仿佛在宣示没有人可以占帝国列强们的便宜,哪怕他是另一个帝国列强,哪怕是以成千上万当地居民们的血与泪为代价。
  这场短暂而血腥的战争让所有人看到了工业时代的战争究竟可以“高效”到何种程度,由此引发的“新军事革命”使得世界各国开始思考如何适应这样的战场环境,最终催生了包括堑壕战和机械化战争在内的诸多理论与实践,不过在航空战舰统治战场的“战略制空权”理论提出后,所有关于陆军的理论研究便再次陷入无人问津的停滞,以至于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陆军打起仗来仍像这场战争般愚蠢而无谋。
  如果说这场战争有什么政治思想上的遗产,那便是让所有荒野居民们看清了帝国列强们的嘴脸——不管他们嘴上说的有多好听、理念喊的有多响亮,本质上都是一群根本不关心荒野居民死活的王八蛋。自这场战争以后,所有的荒野居民们不管彼此之间有多少新仇旧怨,不管平时互相杀的有多死去活来,在面对来自荒野以外的势力,尤其是帝国列强们的干涉时都会毫不犹豫的一致对外。那至今仍在熊熊燃烧的地火,就是他们“有限团结”的象征。
引用
  1873年大对峙
  紧随着1873年荒野战争发生的,便是这场著名的1873年亚特兰蒂斯海大对峙。跟其他同时发生的血腥危机不同,这次事件显得有些荒诞,给阴云密布的1870年代蒙上了些许喜剧色彩。
  此时的联合帝国正与奥瑟维斯同时在康拉德公国和荒野地区开战,作为依靠工商业迅速崛起的新兴列强,亚特兰蒂斯合众国始终缺乏与经济地位相符的国际威望,而新当选的总统唐纳德·哈里森打算改变这一点。他被新闻报道中联合帝国与奥瑟维斯那被夸大了数倍的伤亡数字激动得彻夜难眠,觉得这两个老牌帝国列强马上就要流尽鲜血,而他们那正驶向遥远荒野的航空舰队也让亚特兰蒂斯海空域的舰队力量极度空虚。恰好此时的亚特兰蒂斯合众国刚刚完成一轮雄心勃勃的舰队计划,超过28艘主力舰与80艘辅助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已经快要追上联合帝国的规模,哈里森认为,这正是其处理与联合帝国和奥瑟维斯边境争端、确立亚特兰蒂斯海空域主权以及展现国际威望的最佳时机。
  根据哈里森总统及其幕僚的策划,在1873年4月1日这个所有外交行为都带有某种模糊性的特殊日期,也是联合帝国与奥瑟维斯的荒野战争如火如荼之时,亚特兰蒂斯合众国的航空舰队将会兵分三路,其中北方舰队负责收复被联合帝国控制而导致周边海空域主权模糊的8座浮岛,而南方舰队则要“强势的宣布从此与奥瑟维斯共同参与对季风航线的护航行动”并付诸执行——这条繁忙的贸易航路自古以来就只受到奥瑟维斯单方面的控制。按照原本的精确规划,亚特兰蒂斯的两支舰队都能顺利达成目标,即使遭遇抵抗,两国留在亚特兰蒂斯海空域的舰队吨位也都不及相应舰队的四分之三,在没有正式宣战的模糊情况下定不会贸然迎战,哪怕真的开战,作为总预备队躲在阴云空域随时待命的第三支舰队也能迅速抵达战场、赢得胜利,那不仅会让合众国威望大增,还会让落败者在几个月内彻底丧失此区域的存在舰队,以至于在海空域主权上任合众国宰割。
  对于出身银行财团世家、此生从未读过军校的哈里森总统而言,能够做出如此缜密的规划实属超常发挥,但这位终生与报表打交道的总统没有搞清一件最重要的事:在战争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是按照计划发展的。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充满了各种无法翻译的惊喜,在北方舰队开拔后的第二天,联合帝国就因战场补给能力不足的原因,把原本要开往荒野地区的第二舰队拉了回去。这支镇守亚特兰蒂斯海空域的舰队不仅没走,还多了三艘从其他地区调遣过来,原本打算一同前往荒野的重炮铁甲舰。哈里森不知道这个消息。拥有更多探索殖民经验的奥瑟维斯则早就知道荒野的沙尘暴季节将要来临,从最开始就没打算把航空舰队开到荒野去吃机械损耗,奥瑟维斯舰队大规模离港的原因不是要去荒野,恰恰是要去季风航线处理那最近日渐猖狂的海盗舰队。哈里森不知道这个消息。最要命的是,打算劫掠季风航线的那群海盗实际上拉起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支海盗舰队,他们召集了超过200艘舰艇,而他们用于集结和藏匿的攻击发起点正是预备舰队打算停留的阴云空域。哈里森也不知道这个消息。其结果就是三支舰队吃着罐头喝着饮料愉快的抵达相应空域时,都迎面撞上了总吨位起码是自己两倍的,原本压根就不应该在那里的敌方舰队。
  没有人知道最开始那滑稽又混乱的几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光是亚特兰蒂斯合众国和哈里森总统,联合帝国与奥瑟维斯也吓疯了。联合帝国深知那8座浮岛对亚特兰蒂斯而言有多重要,根据他们的测算,这次亚特兰蒂斯合众国有99.85%的可能性是集中了所有的航空舰队来跟正在双线作战的自己拼命。而亚特兰蒂斯合众国“历史悠久”的私掠传统则让奥瑟维斯觉得这次史无前例,以至于作为日不落帝国的自己也难以抵挡的海盗舰队是合众国直接组织的,如果再加上合众国亲自下场,恐怕自己那独占了几个世纪的季风航线这次真要改姓。海盗们也吓疯了,他们深知在亚特兰蒂斯海空域干私活却不给合众国报信和分成的后果,如果再让奥瑟维斯知道自己这次没有合众国撑腰,在集结点和行踪已经提前暴露的情况下估计要死无葬身之地。不过他们的震惊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亚特兰蒂斯合众国的官员们以及哈里森总统本人,根据副总统的说法,哈里森那几天一直在总统府里吃自己的领带,以至于总督议会不得不暂时解除他的职务全权接管政务。
  所有参与到这次事件里的国家及其统治者在那几天里都陷入了某种歇斯底里的状态,他们都对爆发真正的全面战争怕得要死,想要尽可能的避免刺激对方,却又同时害怕对方会趁自己犹豫的时机发动突袭。越来越多的航空战舰和被动员的武装商船在紧急命令下驶向对峙区域,最终结果就是超过600艘航空战舰堆积在亚特兰蒂斯海空域的5条战线上排开阵列、形成了这次前无古人,很可能也不会有来者的“大对峙”事件。没有人知道在各方互不信任的最紧张的那几天里但凡有哪怕一艘战舰真的开了炮会酿成何种后果,但在经过数个月的对峙与磋商后,这次史无前例的大对峙最终还是以较为和平的谈判方式结束了。亚特兰蒂斯与联合帝国的对峙无条件结束并各自撤军,而与奥瑟维斯的对峙则谎称提前发现了海盗的组织而前来清剿,海盗们也就坡下驴宣布向亚特兰蒂斯投降并接受逮捕,虽然他们没几天就被放了出来,但还是被刮了一大笔罚款。考虑到至少能解决眼下的海盗危机,奥瑟维斯便也没有过多追究,但也没有同意亚特兰蒂斯共同护航的条件。最终在1873年8月13日,这次对峙被当事诸国宣布和平结束。亚特兰蒂斯合众国既没能影响季风航线,也没能收复北方浮岛,以这些浮岛作为跳板继续向周围的浮岛殖民的梦想自然也就落空,这最终导致亚特兰蒂斯合众国的殖民重心被迫转向蛮荒而辽阔的西部,却也促成了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如果说亚特兰蒂斯合众国真的得到了什么,恐怕“国际名誉”是跑不掉的,但究竟是好是坏有有待商榷了。
  这次事件除了让全世界的心脏病发作率在那几个月飙升了几十个百分点以外,似乎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危害,甚至还给茶余饭后填了不少谈资。不过对于那些敏锐的学者而言,发生在1873年的这场滑稽的大对峙被认为给随后的其他灾难敲响过警钟,因为这预示着一个此后被无数次证明的真理——在野心家与机会主义者那膨胀的欲望驱使之下,危机与危机是会互为因果、相互孕育而连锁爆发的。但凡哈里森总统不是如此业余的野心家,但凡命运没有开这幽默的玩笑,但凡对峙过程中有哪怕一位指挥官渴望挑起战争……所有的这一切都不堪设想。而如此不堪设想的情景,将会在此后的历史中真实上演。
  虽然没有真的演变成全面战争,但如此危险的局面还是让帝国列强们胆战心惊,觉得确实应该有个比较靠谱的常设机构让所有人坐下来好好说话,免得闹出什么不得了的误会,国际联盟也因此而开始了高速的扩张。
引用
  第二次科技危机
  第二次科技危机也被称作泰坦之战,它可能是造成的破坏最大、影响最深的科技危机。在1876年的6月6日,所有帝国列强的首都在同一时刻遭到了来历不明的、数十米高的钢铁巨人袭击。这些后来被称作“超级机器人”的战争机器用蒸汽铁拳和眼部发射的毁灭光线破坏着城市,宣称要摧毁帝国列强和政客们的愚蠢秩序并让更聪慧的头脑来带领世界前进。发动这场袭击的是当时发明家协会的主席维克托·帕特里克,他所成立的秘密组织“黎明会”已经在发明家协会内暗中发展多年并吸纳了许多“志向远大”的疯狂发明家,无人知晓他们究竟为此策划和筹备了多久。在袭击发生后,黎明会立即宣布对此负责并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宣传其理念,大规模的混乱和暴动开始蔓延,帝国列强们也因领导层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而陷入混乱,但却并未如帕特里克所想那般瞬间崩溃。联合帝国的老皇帝靠着亲自驾驶战列巡洋舰撞向超级机器人终结了帝都的威胁,奥瑟维斯被迫拿出了六件压箱底的远古遗物,以未知的原理终止了超级机器人的机能。蒙塔克帝国在撤离市民后用可燃冰炸弹将首都与钢铁巨人一同炸毁,而在穆斯塔法帝国,苏丹亲兵和他们那被哈里发不得不动用禁忌魔法从地底唤醒的祖先世系一同靠着血肉之躯,硬生生一寸一寸的撕碎了钢铁巨人。只有亚特兰蒂斯合众国因官员分散和撤离迅速而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以至于后来成了反攻的先锋。
  那之后,世界各国便立刻放下彼此之间的隔阂,开始结成同盟共同应对这场危机,但跟他们想象不同的是,这场袭击并不是孤注一掷——更多的超级机器人军团开始在世界各地出现、向着他们迈进。尽管进行了军事动员,但常规部队在面对超级机器人时如蝼蚁般渺小无用,即使是航空舰队也在毁灭光束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兵临城下的危机很快再次来临。就在这时,亚特兰蒂斯合众国的一位私掠舰长埃里克向紧急状态委员会提交了一名他所“意外捕获”的年轻发明家。这位自称山崎五郎的发明家宣称他曾是帕特里克超级机器人研究团队的成员,但最终还是无法认同帕特里克的行为而出逃。只要有足够的研究材料,他便能制造出足以与之匹敌的战争机器,扭转战局。
  曾经彼此为敌的帝国列强们在此时尽管仍有所顾虑,却还是提供了竭尽所能的帮助。奥瑟维斯不情不愿的交出了那几台因特殊缘故停止机能而并未自毁的超级机器人作为材料,联合帝国则贡献出了他们精妙的差分机,在用蒙塔克帝国的可燃冰锅炉填上功率缺陷、以穆斯塔法禁忌的灵魂魔法解决传动控制上的棘手问题后,山崎五郎给出了他的设计图。亚特兰蒂斯合众国无数自由企业开始像生产碳酸饮料一样大规模制造起改装配件。通过这些配件,世界各国以此前击毁的超级机器人为基础,改造出了十三台属于他们的超级机器人,并将他们交付给最值得信任的机师驾驶。跟那些受控于简单智能核心的愚笨巨物不同,这些由机师驾驶的超级机器人有着远超敌方的反应速度和运动能力。在历经几次成功的防御作战后,浩浩荡荡的全面反击开始了。
  探险家们被动员起来寻找那些生产超级机器人的秘密工厂,一次又一次的作战行动将它们尽数摧毁,而越来越多原本站在黎明会那边的发明家在看到自己造成的毁灭后也回心转意,开始自首并为世界各国提供信息。截止到1878年6月6日,已经有15座生产超级机器人的秘密工厂被摧毁,而那13位英雄驾驶员已经摧毁了超过125台各种型号的敌方超级机器人。维克托·帕特里克及其领导的黎明会被认为已经在内乱中崩溃,帕特里克本人不知所踪,很可能已经自杀,因此世界各国在这两周年之际单方面宣布了这次事件的结束。
  这场史无前例的科技危机造成了世界各地超过45万的伤亡和难以统计的牵连损失,但也留下了绝无仅有的政治遗产,那就是国际联盟的实权化。正是这场战争中那不情不愿却也热血沸腾的合作,让世界各国尤其是帝国列强们发现他们彼此之间似乎还是有些共性,而有些危机也确实是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仅凭自己无法解决的。针对超级机器人的研究也很快提上日程,但随着山崎五郎销毁所有资料后的突然失踪,这些研究也迅速陷入瓶颈,最终被国联以危险技术为理由叫停。在他曾经的办公室里,人们只找到了一封简短的告别信——“我希望超级机器人永远是英雄”。也正是因此,这次战争所遗留下来的十三台超级机器人成了世界上最后的十三台,如山崎五郎所愿,他们都是英雄。根据国联条例,这些遗留下来的超级机器人不得用于任何战争,不过在每三年一次的世界超级机器人大赛上,这些并肩作战过的老友们还是可以用比较和平的方式互相大展身手。
  即使以世界各国的全面胜利告终,但这次事件却仍有许多疑点。国联调查组在对发明家协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清算后,却还是始终无法找出究竟是谁或哪些组织在为帕特里克的黎明会提供如此之多的资金支持,许多传言也仍旧声称在这个世界的某处,仍然存在着未被发现、未被摧毁的超级机器人工厂,等待着他们的下一个主人。这次危机也带来了许多其他改变,作为某种程度的始作俑者,发明家协会开始受到国联的直接监督,很多原本有着激进思想的发明家在看到这场危机造成的灾难后也改变思想,这逐渐让发明家协会“走上正轨”并最终拥抱和平主义思潮。然而,那些不愿屈服的疯狂发明家和帝国列强治下的反抗者们看到的,却是帝国列强们在危机初期表现出的混乱与脆弱,即使是这些利维坦的首都,在突如其来的袭击中也会损失惨重、乃至化为废墟。对他们而言,这次危机不是一次失败,而是一次尝试和一面旗帜,鼓励着他们继续前行。两者间的冲突在此后只会更加明面和激烈,而不会从此消失。
  虽然没有了山崎五郎和他的资料,世界各国对如今已被正式称作“泰坦机甲”的超级机器人的兴趣却没有画上句号。许多发明家都投身到了相关研究当中,希望让这些钢铁巨人再次屹立于大地之上,其中既有军火商与野心家,也有崇拜着十三位英雄与钢铁巨人雄姿的仰慕者。相关的研究在随后的二十年里直接催生了各种用途的机甲,虽然都没有原型那般庞大与强悍,却能被大规模的量产以投入到各个领域发挥作用,其中最大放异彩的便是后来成为“机械化步兵”们忠实座驾的的战争机甲。随着越来越多的技术壁垒被攻破,发明家们真正能够再造泰坦机甲的时候似乎也不远了。
  
  大帝(THE MAGNA)
  联合帝国所属,由马克西米利安十二世皇帝驾驶“军团”号战列巡洋舰撞毁于帝都的超级机器人改造而来,拥有厚重的装甲和强悍的近战突击能力,使用一柄“军团”号装甲带重新熔炼后制成的喷射战锤作为主要武器。
  作为人尽皆知软弱无能的傀儡皇帝,马克西米利安十二世此生从未掌权,直到暮年也未曾有过功绩,但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的抉择让他成为了联合帝国近两百年以来唯一的一位大帝,也赋予了这台机甲最响亮的名号。
  它的机师是莉莉安娜·马克西米利安,在踏上这台以自己祖父命名的机甲时,莉莉安娜公主尚且还是个十五岁的少女,但凯旋归来时,她已成为莉莉安娜·马克西米利安十三世。
  大帝总共击杀了13台敌方机体,在战争结束后作为纪念碑雄立于重建后的帝都胜利广场。虽然终日忙于政务,但莉莉安娜还是尽可能的参与了每一场大赛。
  
  通用机械™流放者®(THE EXILE)
  流放者在被改造成机甲前曾用毁灭光束把国会大厦炸成了灰,幸好因日程改动里面空无一人,没有造成任何伤亡。在那之后被通用机械公司赶来救援的安保舰队以[技术机密]凝胶弹瘫痪并最终俘获。
  名义上是亚特兰蒂斯合众国所属,但其实是通用机械公司租借给政府的私有资产,即使如此,每次出击都还是在肩膀上贴满了各种赞助商的商标,机师也不得不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突然开始唐突朗读广告词来完成公司指标。
  因改造时使用了通用机械公司尚处实验阶段的全电传动技术,流放者非常灵巧敏捷,但也缺乏厚重装甲的保护,通常是依靠机动性和远程武器进行游击袭扰,再迂回到侧后进行致命的攻击。
  作为最早进行改造的机体,它最初的机师是山崎五郎本人,不过在测试阶段后便交给了合众国的王牌飞行员约翰·罗伯特驾驶。这个国民偶像级的帅气小伙开起机甲来就跟开飞机一样又快又猛。
  流放者因轻便和调度迅速而参加了多达38次会战、迎战的机体数量超过20台,但因多数会战中作为协助者的缘故,击杀往往算在了别人头上。即使如此,流放者也有9个独立击杀记录。
  战争结束后的流放者被约翰·罗伯特从通用公司手里买了下来,无人知晓究竟是什么条件让通用机械对如此重要的造物放手,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可以再动这个跟他出生入死多年的老伙计。
  自那以后罗伯特与流放者便游荡在世界各地,靠各种诡异的兼职过日子,成了真正逍遥自在的流放者。他也是每一届大赛都会出场的常客——当然,罗伯特也不用再念那些愚蠢的广告词了。
  
  白银骑士(THE SILVER KNIGHT)
  白银骑士无疑是所有机体里最强悍的,或许是高等精灵特有的高标准,奥瑟维斯帝国觉得原本的超级机器人太过愚笨也不够优雅,便拆解了足足两部残骸取其精华,辅以他们所掌握的远古遗物重新组装成了这台白银骑士。
  跟其他笨重粗野的机体不同,白银骑士整体覆盖着一层完全由魔导秘银铸成的附加装甲,因而有着优雅的流线造型,使用一柄同样由魔导秘银制成的华丽长枪作战。这柄长枪同时也是一根巨型法杖,跟密布在附加装甲下的魔法阵相互共鸣时能将机师的法术成百上千倍的增强并发射出去,从而可以不依靠那因没有被完全解析而极不稳定的毁灭光束。虽然体积大于其他机体,白银骑士却因动力源来自远古遗物而更加敏捷,战斗时悠然自若,仿佛是在跳舞。
  白银骑士的机师是奥瑟维斯帝国第三皇女薇瑟琳,按照家族传统自幼被送去研习魔法技艺的薇瑟琳对这台高度依赖魔法的机体而言是既可靠又强悍的最佳选择,但这位在图书馆里呆了93年的“少女”对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既没经验也没兴趣,好似作战对她而言只是个不得已而为之的苦闷工作,也正是因此,白银骑士高达18的击杀记录全都是独自完成的。战争结束后,白银骑士进了帝国博物馆,虽然每次大赛都有出场,但打的都很留情——除了这台机体本身太强而遭到了规则限制以外,薇瑟琳正忙于思考她那写了20多年的毕业论文恐怕也是原因。
  
  焦土(THE SCORCH)
  蒙塔克帝国在将首都与来袭的超级机器人一同炸毁后,从废墟中挖出了已不成型的残骸,辅以从奥瑟维斯处得到的援助,最终改造成了这台机体。其名称既为了纪念因其而成焦土的首都,也在宣誓必将使袭击者血债血偿。
  这台笨重的机体充满了不稳定的因素,两台重型可燃冰锅炉虽然功率强劲却频频故障,此外还安装了从奥瑟维斯处得到的两具毁灭光束发射器——总共三具。正如其名那般,这台机体的一次齐射能让整座城市化为焦土。
  驾驶这台机体的鲍里斯·索科洛夫既是备受尊敬的战争英雄,也是蒙塔克帝国少有的机械发明家。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活到战后。在意外发现新黎明最重要的核心指挥部藏于蒙塔克境内的极地雪原后,紧急状态委员会策划了一场最终战役,却低估了要塞的坚固程度。为了让其他人能够活下来,也是为了最终的胜利,鲍里斯驾着焦土用危险功率的毁灭光束齐射熔穿了要塞的顶部装甲、跳进其中,以引爆自身可燃冰锅炉的方式彻底炸毁了要塞,也让整片雪原化作熊熊燃烧的焦土,完成了这台机体那刻在名号上的诺言。焦土在有生之年总共击毁了12台敌方机体,但已经没有人在乎这些,他最终的功绩足以掩盖一切。
  在他牺牲的地方,蒙塔克帝国用焦土与敌人的残骸共同竖起了一座雄伟的纪念碑,尽管那是无人居住的永久冻土,前来瞻仰的人却络绎不绝。
  他未曾在战后的大赛上真正出现过,但举办方每次都会在朗读进场顺序时把焦土放在首位——而在场的蒙塔克人则回以山呼海啸般的“乌拉”以表示鲍里斯与焦土从未,也从不会离去。
引用
  第三次科技危机
  第三次科技危机跟前两次比起来显得有点搞笑——这是一次没有疯狂发明家、没有战争贩子也没有机会主义者的科技危机,却也造成了堪比前两次危机的后续影响。
  事情发生在1879年5月8日前后,当时的亚特兰蒂斯合众国正经历着惊天动地的城市扩张与人口增长,作为通往亚特兰蒂斯众多机会之地的门户城市,哈克莱州的首府安德维尔市早在几年前便已突破600万人口——这种史无前例的情景、如此密集的人口、如此臃肿的城市没有任何执政者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但安德维尔市恰恰做的还算不错,误打误撞的市政府提前拨款建造了大规模的下水道和供水系统,以至于后来成为其他城市的榜样——问题不是出在这里,而是出在当时建有下水道的城市普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软泥怪。
  软泥怪原本是种危险的胶质怪物,能够溶解绝大多数有机物并自我增殖,这种生物——如果可以称之为生物的话——没有什么脑子和智能可言,终日只会在本能驱使下来回咕蛹、到处吞噬有机物。在剑与魔法的时代,这种怪物可谓相当难缠,但在蒸汽革命时代,随着通用生物公司研制出酸度更低以至于“基本上无害”的品种后,便堕落成了某种类似抹布的玩意,被封进画有可爱卡通形象的玻璃瓶里,挂上超级商场的货架,继而走进千家万户,不管是用来擦地还是清洁水槽都特别好使。如此好用的东西自然也少不了来自政府的订单,当时只要是有下水道的城市都深受垃圾堵塞的困扰,大伙的马桶没有几天是通的,通用生物公司的新品种自然成了市政府的救星。经过几轮改良后的新品种不光酸度足以溶解绝大多数生活垃圾,还会按照较为固定的路线移动,这样就可以通过巧妙的建筑设计定期定量切割所有的软泥怪,在避免它们堵塞下水道的同时还能把切下来的部分剁碎做成润滑油和肥料。很快,所有的城市都开始成吨成吨的购买这种软泥怪,一股脑的把它们倒进下水道,然后生活垃圾问题就真的魔法般的解决了。
  ……直到这次事件的发生。从1879年3月开始,安德维尔市政府开始接到越来越多下水道堵塞的投诉,他们不知道软泥怪实际上是一种会随着体积增加而逐渐获得智能的物种,而为了让600万人能愉快的拉屎撒尿,他们已经往下水道里倾倒了过量的软泥怪,以至于其中某些融合体已经聪明到足以避开那些定期的切割机器。当然,他们怎么可能知道呢?就连通用生物公司自己也不知道软泥怪有这种特性,毕竟以前从来没有任何环境富裕到能养出如此巨大以至于表现出此种特性的软泥怪来,但接下来的糟烂事就跟市政府的愚蠢决策有脱不开的关系了:他们没有派久负盛名的安德维尔警局做去实地调查,而是想当然的觉得下水道之所以会堵是因为里面的软泥怪还不够多的缘故,所以他们决定加大力度,立刻从通用生物公司又订购了600吨,一边叫嚷着“你们每个人都能分到1吨,满意了吧?”一边当着围观群众们的面统统倒进了下水道里。
  没有人知道那几天下水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是原本就过量聚集的软泥怪因为这最后600吨的加入而突破了某个临界值,以至于发生了质变。反正在1879年5月8日的夜间,所有安德维尔市的居民们都发现他们的马桶不能用了,准确的说是再也不能用了——从无数崩裂的马桶、供水管道和排污口里涌出的胶质物最终在街道上汇合成了一只宛如城区般巨大的超级软泥怪,很显然它已经在下水道里找不到什么可以吃的东西,而很显然地表上到处都是跑来跑去狂呼乱叫着的奇怪而又愚蠢的有机物。亚特兰蒂斯合众国热衷于拍摄怪物袭击城市的电影,他们拍过巨龙的,也拍过其他乱七八糟的玩意,但从来没拍过软泥怪在城市里横行霸道的情景,这不仅太过扯淡,而且看起来也不太卫生,应该不会有人给这种电影掏钱买票,但不管如何反正这件事就是真的发生了。这坨突如其来的屎不光真的打到了风扇,而且每个人都能分到1吨。而且每年都会如期而至的飓风也马上就要拍过来了。
  幸运的是,这次危机迎面撞上了刚成立而斗志高扬的国联危险技术调查组。在安德维尔警局的协助下,他们很快就逐渐理解一切,然后雇佣约翰·罗伯特跟他的流放者直接打爆了通用生物公司的研究部,顺利得到该公司的相关资料和无条件支援。来自通用生物公司的法本博士根据观察和推论制订了一个作战计划,于是在五天后,无家可归以及单纯想凑热闹的二十多万安德维尔市民乘着所有他们能搜刮到的船只,浩浩荡荡的朝着迎面而来的飓风驶去。他们没来由的在巨浪中手舞足蹈的狂呼乱叫着,似乎重新找回了已被商业文化掩盖多年的、亚特兰蒂斯建国之初那股属于航海者与探险家的精神。而这坨巨大而明显的有机物也如法本博士所料那般,吸引着超级软泥怪离开城市,来到已是巨浪滔天的近海。就在这时,等候已久的约翰·罗伯特跟他的流放者开始干活了。经过发明家协会和本地机械师们日以继夜的赶工,安德维尔市那地标性的浮岛灯塔已经被临时改造成一座折射棱镜,在约翰·罗伯特精准的操控下,流放者的毁灭光束被棱镜分散成无数条遵循几何规律散布的子光束,在短短几分钟之内便将因需要漂浮在海面而不得不大面积摊平的超级软泥怪切割成无数碎块。失去规模效应的这些碎块立刻就恢复了软泥怪那“原本应有”程度的智能——也就是没什么智能,超过90%的碎块甚至立即丧失了在水体中移动的能力。这些碎块迅速被海浪撕扯分离开来、随波逐流的飘向世界各地,还有些直接被飓风卷起来抛向四面八方,据说最远在800公里外的隔壁州都出现了关于泥怪雨的新闻报道。这自然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恐慌和后续问题——虽然人们喜欢软泥怪,但更多喜欢它们呆在下水道和厨房水槽里,而不是突然从天而降糊在自己屋顶或者被自己钓起来——但不管如何,正如法本博士计划的那般,这坨有史以来最庞大最聪明的超级软泥怪被顺利的解决了。
  这次危机的顺利解决以及漂亮的作战行动迅速成为各地报纸的头版头条,尽管约翰·罗伯特和流放者的明星效应,以及那电影级别的酷炫场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国联危险技术调查组的首战告捷也是相当引人注目的因素,这个原本并不被期待的组织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有能力与疯狂发明家和技术灾难对抗,也给国际联盟赢得了巨大的威望和帝国列强们的信任。估计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件事其实办得有多糙——危险技术调查组后来用了二十倍于雇佣约翰·罗伯特的拨款,才大体上清除了因软泥怪在世界范围内扩散而引起的种种问题。这起事件发生后,所有下水道里养着软泥怪的城市都吓尿了,但在洗好裤子之后,他们发现自己好像也没什么办法解决泥怪和屎尿之间的悖论,只能设计更保险的切割处理流程来避免泥怪过度聚集、得过且过。通用生物公司本来已经做好了破产的准备,但离奇的是在这次丑闻后其业绩不降反升,很多原本不信任软泥怪产品的保守家庭在“偶然”捡到并“勉强”使用后意外发现效果奇佳,直接在世界范围内带动了一波清洁用软泥怪的抢购热潮。而安德维尔市则意外成为了这次危机的最大赢家——虽然下水道和许多城区都遭到了破坏,但也不破不立,原本就引领着城市设计理论风潮的安德维尔在重建时大量使用了最先进的设计理念与施工技术,包括此后成为基本常识的空港核心原则,这反而让安德维尔在城市设计领域的样板地位更加不可动摇,以这次事件为原型的大量翻拍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风靡也让安德维尔的旅游和文化产业持续井喷。
  虽然这场危机揭示了软泥怪此前从未被注意过的重要特性,但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却并未引起过多关注,相关领域的学者们认为软泥怪意外富集到这种体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考虑到许多城市已经在下水道里做出了改动措施,即便以后像安德维尔这样的百万人口大都市再多些,恐怕也不太容易再出现类似的灾难。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场危机反而是在宗教领域掀起了某种奇怪的波澜——许多人开始崇拜软泥怪并将其作为尚未完全降临的神,或者至少是某种高阶物种看待。他们亲眼目睹了几千吨级的泥怪就足以拥有接近哺乳动物级别的智能,以及超强的适应性和近乎不灭的存在能力,如果按照这种曲线推断,那么数万吨级的软泥怪很可能拥有超越智慧生命,乃至于超过所有智慧生命总和的超级智能,而这所需的仅仅是单纯的增加规模。他们认为这样的“神”早晚都会降临,到那时只有服从甚至与其同化才能在新的世界中继续存在——软泥怪才是未来世界真正的统治者。这些软泥怪崇拜者们成立了许许多多乱七八糟的地下邪教,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只是用自己那本就微薄的收入疯狂购买超市里的商品软泥怪,然后集中放在秘密社团的地下室里养殖,期待哪天能养出个神的弱智,但在科学原理上,这些邪教疯子们所坚信的理论却又是完全成立的。兴许未来的某一天,这些邪教组织当中的某一个真的会创造出属于他们的神,不过也兴许这一切都只是通用生物公司为了多卖家用软泥怪而编造的谎言。
引用
  1868年企业战争
  1868年企业战争是一场不见硝烟的亚特兰蒂斯合众国内部冲突,它并不是一场真正的战争,甚至很少有人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却从此决定了亚特兰蒂斯合众国以及无数民众的命运轨迹。在后世的研究当中,它被认为是亚特兰蒂斯合众国企图以政治手段压制国内自由企业与财阀集团的最后尝试,而在这次尝试遭到惨败之后,这个曾经拥有伟大精神的国度便再也无法制衡国内日渐膨胀的企业集团,以至于作为国家而言已经名存实亡。
  当时的合众国刚刚结束残酷的内战,百废待兴之时却突然遭遇百年难遇的超级蝗灾,不仅农业遭受毁灭性打击,最要命的是农场抵押贷款业务也完全崩溃。农场抵押贷款即以农场作为抵押来向私人银行获得贷款,这是当时底层民众所能得到的最好的贷款,虽然利息依旧不低,却也是他们扩大再生产仅有的手段,对于当时还很依赖农业的合众国而言极其重要。这场蝗灾不仅让无数农场主失去偿还利息的能力而彻底破产,强行收走他们农场的银行业集团也因农场急剧贬值而濒临崩溃。然而事情很快就有了彻底的反转。受到内战结束和联邦宪法修正案的影响,亚特兰蒂斯从原本松散的邦联改组为联邦,原本横在各州之间的关税壁垒和流动限制被彻底解除,受到这两种因素制约而被束缚多年的蒸汽革命瞬间在合众国爆发出它所有的潜能,而一个刚刚形成的、巨大的统一市场,以及无数失去农场而被迫走进城市的流浪者则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上又狠狠添了一把薪柴。亚特兰蒂斯自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被称作“疯狂年代”的爆发时期,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以肉眼可见的惊人速度突飞猛进。
  亚特兰蒂斯合众国是个天生幸运的国家。就在几年前,本应是它末日的内战爆发时,没有人会想到内战反而会促成合众国的内部整合。正如这场本应是它末日的蝗灾发生时,没有人想到蝗灾反而会促成合众国的高速发展。但是更加不会有人想到的是,原本被认为在这场蝗灾中损失最为惨重的银行业集团会是最后真正的赢家,而他们才是合众国真正的末日。虽然在账面上银行业集团因这次蝗灾的无数违约和农场贬值而遭受灭顶之灾,但若抛开账面数字单纯看待实际资产的话,一个令所有人脊背发凉的事实便浮现出来:银行业集团实际上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获得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农业用地,而不断扩张的城市很快就让周围的农业用地价值飙升,不仅在短短几年之内就抹平了此前的所有损失,还让银行业集团获得了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重组与扩张。此时的亚特兰蒂斯合众国不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而是一个超过七成国土被银行业集团控制的畸形怪胎。
  遗憾的是,当时的联邦政府并没有察觉到这种异样,他们只觉得蝗灾没让自己掏钱擦屁股是好事,意外促成工业化进程更是天大的好事。当他们回过神来时,国内的几大银行业集团早已脱胎换骨成为垄断财团,通过投资控股和成立子公司的方式在急速发展的无数行业当中布下天罗地网,如同摆弄牵线木偶般幕后操控着从农业到工业、从服务到投资在内的几乎所有经济活动。即使亚特兰蒂斯以自由企业立国,这种程度的垄断也引起了部分远见者的警惕,其中就包括当时的亚伯拉罕总统,他曾公开表示银行业集团的垄断终将毁灭自由市场,其结果就是这位带领国家走过内战的英雄在几天后被“怨恨的分离主义者”刺杀。这个明确的信号未必被当时的民众正确解读,但却清晰传达给了所有政府官员。就这样,财阀集团在政要和议员们的沉默中继续着他们那肆无忌惮的野蛮生长。起初这是极好的,直到这些财阀集团在不断膨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相互触碰。
  退让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退让的。在1862年前后,这些财团之间为“敲定利益边界”而引发的种种冲突迅速走向激烈的正面对抗,大规模的械斗和帮派火并充斥着街头,受控于不同财团的无数企业不光要在商业上杀得头破血流,还要正儿八经的用机关枪和炸药让竞争对手在物理意义上破产。当亚特兰蒂斯人跟你讲“商场即战场”时,他们是认真的。这个时期的亚特兰蒂斯全境治安急剧恶化,随之而来的是成千上万的底层群众也结成各种各样的帮派加入这场狂欢。他们可能不太明白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在肥头大耳的资本家们酒池肉林的同时,承受着工业化绝大多数恶果却依旧贫穷的他们起码知道自己特别不爽,或者他们只想在这乱世相互扶持求存,又或者他们也想浑水摸鱼挣点外快。亚特兰蒂斯自此进入“所有人对抗所有人”的狂欢状态,每一个帮派的据点,每一家公司的写字楼,每一座工厂的厂房,甚至每一个家庭的住宅都被武装起来成为他们的堡垒。荷枪实弹的公司保安们就光明正大的在街道上筑起街垒互射,而所有的街区都已经被不同的黑帮所统治,他们端着冲锋枪巡视着各自的领地,偶尔相遇便会当街开战。这些街头冲突警察自然是不可能不管的,但也只能管到他们把蒸汽机枪架起来之前,在那之后就是国民警卫队的工作了——他们起码可以撑到公司喊来的航空战舰出现在自己头顶。
  这种狂欢状态在1868年达到巅峰,此时从联邦政府到各地官员都已经意识到治安已经恶化到何种地步——因为他们上班都得乘坐防弹马车——但只有极少数敏锐者意识到这一切与财阀集团有关,或者说,愿意意识到这一切与财阀集团有关。刚好此时的财阀集团彼此之间已经进入最激烈的决战阶段,所有的资本都已投进几场关键“战役”中而无力应对新的威胁,就在这最紧要的关头,这些议员们决定做些什么,结束国家的混乱并将其带回正轨。遗憾的是他们仍然相信能够拯救这个国家的是它那建国之初的伟大精神和法律制度,这些理想主义者们不屑于使用任何阴损招数,而是直接在国会上光明正大的提交了著名的1868年反垄断及财团限制法案。他们在数百名报社记者面前舌战群儒,用坚实的逻辑和过人的口才依次驳斥了所有财团傀儡们的反对意见,然而随着会议继续进行,他们发现到场的记者越来越少,而且没有任何相关报道如他们所想那般出现在街头巷尾的报纸头条,而不管自己如何雄辩,绝大多数议员仍旧保持着各种千姿百态的沉默和推脱。再然后,他们当中也有些人背离了最初的诺言,有的开始保持沉默,有的站在了对立面。最终这个法案以77%的反对票而毫无悬念的未能通过,在整个过程里,提出这个法案的议员们没有任何一个如亚伯拉罕总统那般遭到刺杀或威胁,他们只是未曾存在,正如同这次法案和那些精彩的议会辩论从未被绝大多数民众所知晓那般,他们都在财团的影响力之下被轻描淡写的抹除了存在过的痕迹。
  这就是狭义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1868年企业战争——它指的是这场未曾存在过的议会辩论和胎死腹中的反垄断法案。毫无疑问的,这场战争财阀集团完胜。事实上在今天,使用“企业战争”这个词就是“不正确”的,因为在此后的所有“社会学及科学研究”当中,这些始于1862年前后的街头冲突和各种混乱,都仅仅是蒸汽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革中必然会出现的正常现象,而所有谈及这些问题可能源于财阀集团幕后操控的人都会被扣上反智和阴谋论的帽子而难登大雅之堂。时至今日所有坚持使用“企业战争”这个称呼的人都有着特殊的背景和经历,他们当中不少是那场议会辩论的在场者及其追随者,亲眼目睹了财阀集团可以如何让人发出无声的呐喊。他们或多或少都被安上过诸如“恐怖分子”和“反社会罪犯”的名号而被视作亚特兰蒂斯合众国最大的威胁,但他们的地下活动却从未停歇。
  宽泛意义上的企业战争则在1870年前后落幕,此时经过最终决战的财阀集团彼此之间已经大体确定了各自的利益边界——泛亚银行统治着保险投资与银行金融相关业务,最终成为亚特兰蒂斯实质上的国家银行。通用集团成为了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超级工业复合体,从通用机械、通用能源到通用生物,在通用后面加上任何一个名词,你都有可能读出一个实际上真的存在的通用集团子公司,而这个子公司能在半年内用你加上的那个名词指代的东西填满全世界的仓库。作为跟那场蝗灾兴许继承关系最大的财团,诺亚控股掌控着合众国的房地产和土地资源,这自然也包括农业。跟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农业不同,诺亚控股旗下的所有农场无不是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前所未有的生产效率甚至击垮了其他帝国列强的农业贸易。最后则是此前名不见经传的联合运输集团,这个后起之秀通过控制海运、铁路、城市及航空运输业务而迅速崛起,最终实质上控制了整个亚特兰蒂斯合众国的内部与对外贸易渠道,以至于某种程度上超过泛亚银行成为四大天王中最有影响者。自此,这些超级集团的掌控之下的百万自由企业自此开始支撑起亚特兰蒂斯合众国的繁荣与堕落,他不再是建国之初的那片自由之地,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超级企业联盟。
  财团之间这场最初的企业战争姑且算是结束,但这场内部冲突造成的诸多社会问题却没有就此消失,尤其是黑帮割据城市街区的态势已经成为亚特兰蒂斯合众国不得不品尝的奇景。他们或许确实是乌合之众,也确实是符合法律定义的罪犯,但却也是亚特兰蒂斯合众国仅有的能让财阀集团避之唯恐不及甚至频频折戟的反抗者,他们的存在让所有自由企业都不得不维持着企业战争级别的安保措施,而不管财阀集团以何种理由资助政府和警察进行频繁清剿,这些帮派却都能在无数次的重拳打击之下生生不息。随着自由企业越来越嚣张跋扈,就算是警察和政府有时也开始同情甚至背地里开始扶持帮派以制衡那些高高在上的公司,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地方,都很少能见到这种警察跟帮派称兄道弟的情况。这场战争也留下了许多至关重要的遗产,其中就包括从亚特兰蒂斯爆发而迅速波及全球的轻兵器革命,可以说在1870年之前和之后的世界轻兵器完全是两种级别,而企业战争和帮派冲突这种高烈度、持续性的街头战争无疑给了亚特兰蒂斯足够的实验场地和进步需求,最终促使这个此前从无尚武传统和军事工业的国家反而成为了轻兵器领域的领跑者。企业战争也在亚特兰蒂斯培育了无数茁壮成长的雇佣兵公司,他们很快就以高度的专业性和忠诚而声名远扬,出现在此后的几乎每一场战争当中,甚至开始逐渐接管亚特兰蒂斯的国家防务。
  时至今日,企业战争作为话题已经在亚特兰蒂斯逐渐解除禁忌,因为在自由企业和财阀集团已经完全统治国家的现实之下,这些话语已经无法再对他们产生实质性的威胁而只能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个国家已经习惯了如此这般的现状,有时甚至觉得这样也不错——至少自由企业无限制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而在无数“社会学研究的坚实证据”推论之下,无限制的自由企业才是文明社会进步方向的理论也已成为多数国民的信仰。对于那些仍然相信自己生活在“亚特兰蒂斯合众国”而不是某个企业联盟的人而言,财阀集团们也有对症下药的招数——不再能像最开始那样野蛮对抗的他们已经将战场转向大众政治领域,他们各自扶持的傀儡将在议会辩论中把各自的真实意图掩盖在各种虚于表面的议题当中以争取大众支持,但无论政党如何轮替,议题如何变更,真正重要的问题却从来没有得到过解决。而当触及到各自的核心利益时,财阀集团和自由企业之间仍会以最直接的方式物理消灭竞争对手,仿佛这场企业战争其实从未终止。
« 上次编辑: 2021-02-01, 周一 13:56:07 由 世纪末菜刀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