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群录】萨珊本纪  (阅读 18071 次)

副标题: 同步于qq群,内部交流游玩

离线 CJ的黄泉

  • Knight
  • ***
  • 帖子数: 382
  • 苹果币: 0
    • http://
Re: 【群录】萨珊本纪
« 回帖 #10 于: 2019-09-15, 周日 12:50:23 »

【萨珊本纪】
——库斯洛一世&第十四章——
虽然经过一番危险的治疗,库斯洛一世恢复了体力,但岁月不饶人,神王还是在入秋的时候偶感风寒,再次回到了卧室的床榻上静养,现在沙赫沙是离不开赛里斯医生的护理和日常的药汤了。
这几个月,前线局势基本稳定,罗马人组织了两次对达拉的收复活动,都被伊军击退,奈尔曼大展身手,甚至活捉了叙利亚总督,并将其送到泰西封看押。外交谈判基本没有进展,伊朗多次暗示罗马停战,但君士坦丁堡方面拒不回应,依然保持敌对状态,这令库斯洛一世十分困扰,因为这不符合罗马政治这些年的风格。
朝政方面,赛托斯身体越来越差,现在都要拄着拐杖上朝,约翰的影响力于是迅速增加,成为了沙赫沙虚弱的时候最合适的代理人。
赛里斯医生反对疲劳和分神,主张完全静养,但沙赫沙怎么可能不过问每天的军政大事呢?
1.宣布王储监国,本人完全静养
2.维持低强度的幕后摄政
1

【萨珊本纪】
<幕后神王>
在位已近四十年的库斯洛一世宣布退居二线,这引起了伊朗军民的震动,约翰虽然监国,但还是坚持每日向沙赫沙汇报工作,前线也基本上如此,静养失去了价值。沙赫沙考虑再三,就先这样凑合着吧。
南方传来消息,伊军在苦战之后取得进展,协助赛塔尔氏收复萨那,把阿克苏姆人逼到了荷台达的滨海。赛托斯请求再征募一批波西斯的青年,支援也门,一锤定音。监国约翰担心会抽空未来的潜力,不甚认同。二人的争执被以书面形式送到了御花园。沙赫沙决定:
1.不予处理
2.赞同赛托斯
3.赞同监国
2

【萨珊本纪】
<北方变数>
随着沙普尔动用特权,把匈人纳入伊朗军政体系,北方军队伊比尔人就发起了反攻,数月来,失地全部收复,现在据说沙普尔率军已经攻入伊比尔人的首都,诛杀了亲罗马的首领,重新支配了高加索山南。部分伊比尔人进入罗马边境。沙普尔上书建议攻入罗马境内施压。监国拿不定主意,派人问策。沙赫沙决定;
1.让监国自己决定
2.让赛托斯拍板
3.建议北方事务沙普尔现在可以随机应变
4.赞同
5.反对,不要攻入罗马境内,为谈判创造机会
4

【萨珊本纪】
<新秀涌现>
阿巴耶斯坦前线传回消息,奈尔曼推荐了两名不死军的青年将领。巴斯塔姆·伊斯帕布丹,以及巴赫拉姆·米赫兰。前者出身扎根米底的伊斯帕布丹家族,年仅三十岁,因出色的战术直觉和过硬的勇气,在达拉会战中为活捉叙利亚总督作出了突出贡献。后者出身阿萨基亚的米赫兰家族,人高马大,一身勇武成为骑兵们心中的冠军,就是他埃冲锋中活捉的叙利亚总督。此二人虽然来自帕提亚系,但成长于不死军系统。
根据奈尔曼的建议,这两个年轻人应该被破格提拔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以实现世代更替。于是上书又被转送到了后花园。
1.批准,尽快让他们在这次战争中得到较高的指挥层的历练
2.建议再观察观察这两人在中层的表现
3.交给监国处理
3

【萨珊本纪】
据说约翰批准了奈尔曼的请求。
南方再次传来消息,兵力得到增强的伊军联合赛塔尔人,彻底把阿克苏姆人逐出了也门。南方请求指示是否进一步攻入阿克苏姆境内,迫使其投降。
1.批准
2.可自行决定
3.要求防守也门即可
4.监国处理
1

【萨珊本纪】
西南战场,莱赫米和加萨尼在阿尔加夫爆发会战,莱赫米失败,加萨尼趁势派兵进入希拉南方的绿洲骚扰,距离泰西封不过数百公里,朝廷震动。赛托斯再次请求强征一批人驰援莱赫米,于是又和王储意见相左,约翰认为应该从前线撤回一万人支援莱赫米。沙赫沙裁断:
1.支持赛托斯
2.支持监国
3.朝廷自行表决去
2

【萨珊本纪】
于是监国的意见被采用,莱赫米人得到巴斯塔姆率领的援军协助后,在希拉挫败了加萨尼远征军,确保了王畿附近的绝对安全。
这时候传来一个么蛾子,贫穷且偏远的巴林,当地阿拉伯人已普遍皈依了尼拉赫派,然后因为一些导火索发生暴动,驱逐了泰西封派驻的税务官和祆教教士,建立了尼拉赫派的自治公社,但他们派人前来库斯洛希德上书,称还是效忠萨珊王室的。对此,朝廷希望沙赫沙拿主意。
1.让莱赫米分兵前往巴林镇压
2.前先吃紧,暂时准许他们自治
2

【萨珊本纪】
随着战争持续到了第四年,伊朗国力已经十分极限,库斯洛一世推测罗马方面也不会好过。双边暗中的外交沟通终于取得进展,罗马方面似乎有意谈判。经过第一轮私下磋商,罗马方面希望伊朗交还所有占领的罗马要塞和国土,然后再谈细节。对此,监国请示沙赫沙。
1.可以进一步谈谈
2.那不行,这次绝对不归还重要的两座要塞
1

【萨珊本纪】
双方谈判进一步深入,罗马方面就战争的本质目的提出意见,即罗马方面严重不满伊朗试图垄断东方贸易路线的行为,这已经在十几年来对罗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问题。所以,罗马方面希望在伊朗和罗马共同制定关税、停止丝绸贸易垄断的基础上进行和谈。对此,沙赫沙:
1.或许是不能把罗马逼急了,可以让步
2.丝绸之路垄断是伊朗既定国策,正如罗马不愿割地,寸步不让
2

【萨珊本纪】
 <谈判破裂>
鉴于罗马和伊朗在贸易垄断、关税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谈判破裂,战争继续。
阿巴耶斯坦前线消息,罗马又向叙利亚东部和安纳托利亚东南部大规模增兵三万,奈尔曼在报告中指出,君士坦丁堡方面或许从西方抽调了驻军,也可能进行了无底线征募,希望引起泰西封重视。监国请示沙赫沙。库斯洛一世打算:
1.以不变应万变,前线以巩固成果为主,不要冒进
2.一切交给奈尔曼处理即可
3.监国自行决断
4.前线不能有分毫意外,从东方抽调大军支援西方
5.前线不能有分毫意外,强行征农牧民参军支援西方
4

【萨珊本纪】
<阿米达大捷>
前线消息,在双方援军都尚未抵达的情况下,奈尔曼诱敌成功,迫使罗马和伊军在阿米达城下爆发会战,重创罗军,俘虏上万,自损数千,随后攻克阿米达,完全压制梯次三要塞。奈尔曼上书指出罗军现在因为临阵换将风波军心不稳,自请获得临时裁决权力(军改中已被取缔的大元帅权限),率军进入罗马腹地作战。监国拿不准,再次请示。
1.批准
2.驳回,主张保持固有成果即可
1
(叙利亚间谍报告,据安条克人的说法,有人弹劾贝利撒留斯图谋不轨,查士丁尼一世已经下令将其临时撤换,抓到了君士坦丁堡地牢)

【萨珊本纪】
<奈尔曼攻势>
随着贝利撒留斯被撤换,加上阿米达惨败的影响,罗军在前线的发挥日益糟糕,奈尔曼率军连续在埃德萨和尼基普连续取胜两次,等来自东方的二万援军通过皇家御道抵达前线后,伊军攻势更加猛烈,到新年时,完全控制了上下阿巴耶斯坦全境,并准备渡幼发拉底河进入叙利亚腹地。奈尔曼上书称罗军野战力量完全瓦解,现在需要大量步兵维持战线和占领村镇,希望泰西封给与更多人力。对此,赛托斯主张征兵,监国再次反对,主张从已有局部优势的莱赫米战场、北方战场抽人协助。沙赫沙决断:
1.你们朝廷自己表决
2.支持赛托斯
3.支持监国
4.驳回奈尔曼的请求,要求他停止攻势
3

——前线地图——

【萨珊本纪】
正当奈尔曼发动攻势的时候,东方出现新情况。
据帕提亚总督汇报,失联已久的萨哈托回到了内沙布尔,他得到了嚈哒的释放,以作为善意的信号。不久前毘伽罗在灾难性的赭石会战中被伏击,全军复没,本人阵亡。室点密率领十万游牧联军席卷河中。嚈哒还爆发了三王争位的内战。控制巴克特里亚的卡达尔王释放了萨哈托,请求内附,接受伊朗的保护。
朝廷就此产生争执,接受内附是常规选项,但目前伊朗和突厥并未敌对,如果直接介入,就相当于对突厥开战,东方目前兵力空虚,不足三万人,能对卡达尔王提供援助么?朝廷大部分人主张拒绝内附,并请求沙赫沙裁决:
1.接受朝廷主流意见
2.不仅如此,还要派人去和突厥亲善,防患未然
3.接受内附,让东方警备起来
4.接受内附,立刻让西方停止攻势,把援军又撤回去
2

【萨珊本纪】
东方谈判取得进展,室点密似乎很乐意和伊朗缔盟,只要伊朗承诺不插手突厥-嚈哒战争。室点密还提出联姻,即把突厥公主嫁给伊朗的王。对此,沙赫沙的意见是:
1.库斯洛一世迎娶突厥公主
2.约翰迎娶突厥公主
3.婉拒
2

【萨珊本纪】
暂时稳住对突厥关系之后,南方传回悲报,深入阿克苏姆的伊朗远征军遭遇失败,损失惨重,残部和赛塔尔人被迫撤回也门。阿克苏姆派遣使者前来泰西封议和,请求恢复战前形势,但拒绝缴纳赔款或者其他不平等条件。朝廷大部分人基本上也没有别的意见,只是觉得很丢人,面子上挂不住,希望神王批示。
1.没事,接受无条件和平
2.要求阿克苏姆必须朝贡,称臣,否则继续打

【萨珊本纪】
不过奈尔曼带来的就是好消息。伊军分三路大举渡幼发拉底河,攻入叙利亚,奈尔曼本部已进抵安条克城外,叙利亚陷入了巨大恐慌之中,到处都是难民。虽然之前提供了援军,但伊军在叙利亚铺开之后人手明显不够。对于前线这一情况,沙赫沙有无批示:
1.无,继续
2.有,从其他战线继续抽调兵力支援西方
2

——前线局势——

【萨珊本纪】
公元565年深冬,战争进行到了第六年,君士坦丁堡传来消息,巴西琉斯·查士丁尼一世病逝,享年83岁。罗马派遣外交官到泰西封,请求停战三个月,并承诺期间会释放贾斯蒂娜王后归国。沙赫沙对此的指示是:
1.批准
2.婉拒,战争无情嘛
2

【萨珊本纪】
罗马-伊朗战争还在持续,趁着查士丁尼的去世,伊军发动了更猛烈的攻势,并在年底攻克安条克,取得极大政治震慑效果。
泰西封方面,首任神谕长、大维齐尔、执法变法大臣赛托斯中风,奄奄一息。约翰带人亲自前往探望表示尊重。沙赫沙听说后:
1.就这样吧
2.也带人去探望一下
2

【萨珊本纪】
<褒贬不一的赛托斯>
年迈的神王依然神采奕奕,但却走起路来不太利索,而且手臂活动受限。等到了赛托斯住处,库斯洛一世才看到这位追随自己变法三十余年的老臣已经完全瘫废,只能动动手指,点点头而已。
这些年来,从初次变法,到清算马兹达克派,从推动税改,到贪腐风波,再到如今的大维齐尔权倾朝野,是祭祀库斯洛一世最清楚赛托斯的权力并不稳固,完全来自沙赫沙的赋予,这不同任何军事贵族的世袭权威。本来沙赫沙希望在看望老朋友时聊些什么,但赛托斯开不了口,也就这样了……

半个月后,赛托斯去世,享年71岁,按照勋爵待遇厚葬。
大维齐尔的职务一时空缺,沙赫沙的想法是:
1.交给监国处理
2.由监国兼任
3.撤销此职务,以后政务由各主管官员直接对沙赫沙或者监国负责
4.按照流程从优秀文官中选拔
1

【萨珊本纪】
约翰最终让文官系统自行选拔出了新的大维齐尔。
西方前线传来消息,奈尔曼携攻克安条克的威势,北上奇里乞亚,连续攻占四座大城市。罗马终于顶不住了,新巴西琉斯查士丁二世派遣外交官紧急抵达泰西封,随行而来还有阔别七年的王后贾斯蒂娜。外交官提出罗马愿意和伊朗重建和平。至于伊朗的核心利益——丝绸之路垄断地位,君士坦丁堡方面愿意承认,只要能把所有伊军占领的土地归还罗马即可,朝贡也可以谈。对此,监国请示沙赫沙:
1.监国自己处理
2.可以归还所有土地,继续谈
3.三大要塞必须割让给伊朗
4.三大要塞至少要部分割让给伊朗
5.双方以幼发拉底河为界才行
2

【萨珊本纪】
库斯洛一世作出的批示对罗马极为优厚,罗马外交官立刻接受,于是后续谈判开始进行。不久后,随着前线进入了默契的停战状态,罗马派遣了更高级别的使者——已升任执政官的提比略。这位伊朗的老朋友,十几年前的东方专员再次抵达泰西封,他要求和库斯洛一世直接谈判。监国奏报,沙赫沙决定:
1.准许,老朋友直接谈
2.还是走程序吧,自己身体不行了
1

【萨珊本纪】
提比略和库斯洛一世互相说着国内的困顿,又对能够促成和谈的基础充满了希望。提比略认为,只要确定可以归还全部罗马国土,罗马方面就一定不会再其他领域再多做纠缠。首先丝绸之路的问题,那是先君查士丁尼过于执拗,现在的罗马皇帝对此完全接受现实,至于赔款,考虑到罗马现在战后创伤也很大,希望伊朗给与一定得理解,譬如尽量别要太多,或者年限放长一些。对此,沙赫沙:
1.表示理解,准许减少赔款数额
2.表示理解,准许拉长赔款年限
3.十动然拒,赔款拉满
3

【萨珊本纪】
提比略显然对罗马财政充满忧虑,无法一口接受条件。他再次提出斡旋,譬如能否在增加赔款总量的基础上,把支付年限延长到五十年(持续五十年的赔款),沙赫沙见他对此十分纠缠:
1.一口价,施压
2.那就把梯次要塞群交出来
3.另外有加码(自定义)
4.行吧,可以接受
2

【萨珊本纪】
经过一顿扯皮,最终提比略拟了一个大纲:持续三十年的赔款,每年七十万(伊朗岁入20%);伊军保留尼西比斯和达拉;罗马承认伊朗对丝绸之路的垄断;罗马和伊朗约为兄弟;其余遵循旧的尼西比斯合约内容。
对此,沙赫沙:
1.满意
2.有意见(自行挑选)
1

【AD566-泰西封合约】566年,萨珊的库斯洛一世和罗马的查士丁二世特派代表提比略在泰西封会晤,签署了终止战争的合约:
①罗马割让达拉和尼西比斯给伊朗
②罗马连续三十年每年支付七十万金币(萨珊岁入20%)赔款给萨珊
③惩罚不遵守国际协议的双边小国和部落
④罗马承认伊朗对丝绸之路的完全垄断
⑤互不干涉内政
⑥互不干涉宗教政策
⑦约为兄弟

【萨珊本纪】
——库斯洛一世&第十四章完——
随着库斯洛一世和提比略分别在《泰西封合约》上签字,持续七年半的罗马-伊朗战争停止。军队执行合约撤回自己国内,并开始进驻新的边境。战争对伊朗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数以万计青壮年死去,庞大的军费开销和远征带来的补给困难,这导致了伊朗的经济衰退。对于罗马,损失更为巨大,超过伊朗的人口损失,和叙利亚的大规模经济破坏,以及后续的赔款负担,查士丁尼一世收复失地的威名对查士丁二世签署合约带来的声誉压力。
总之,久违的和平再次降临。


——伊朗-罗马最新边界——

« 上次编辑: 2019-09-15, 周日 14:00:02 由 CJ的黄泉 »

离线 CJ的黄泉

  • Knight
  • ***
  • 帖子数: 382
  • 苹果币: 0
    • http://
Re: 【群录】萨珊本纪
« 回帖 #11 于: 2019-09-16, 周一 13:16:29 »

【萨珊本纪】
——库斯洛一世&第十五章——
奈尔曼作为战争首功,在长达七年的战斗里,支配着卡维战旗充当沙赫沙的角色,此次完全碾压罗马人凯旋归国,已经成为几乎全体伊朗军民心目中的战神。欢迎仪式前,库斯洛一世透过宫廷的高塔,看到整个泰西封,乃至大半个麦达因的居民都聚集在滨河皇家御道两侧,簇拥着奈尔曼的队伍,这位宿将功勋一时风光无限。
1.这是一个击败罗马的英雄应得的荣耀
2.这将成为萨珊王室的威胁
3.这将成为约翰的威胁
3

【萨珊本纪】
库斯洛一世亲自主持了庆功宴,年近七十的奈尔曼这次慷慨豪饮,完全没有退让的意思,在大厅里接受所有贵族和将军的祝贺。
不久后,沙赫沙搜罗了不利于奈尔曼的一些传闻,但大都属于风闻言事,另外,年迈的奈尔曼在生活中也充满破绽。
1.密谋暗杀
2.鼓动教士发动弹劾
3.再次出面要求奈尔曼隐退
3

【萨珊本纪】
奈尔曼从来都是个粗人,这次会晤不同于十几年前的那次,双方都因为年老而变得衰弱,失去了政治家应有的缜密,多了一些老人特有的坦诚。奈尔曼大约是知道沙赫沙的来意的,他忽然发问:“卡瓦德王兄之死,是与沙赫沙有关么?”
1.“???”
2.“……”
3.“是的”
4.“无关”
4

【萨珊本纪】
奈尔曼诡异一笑,放下酒杯——实际上他这个年龄的人已经不应该这么喝酒了。
奈尔曼:“沙赫沙今年66岁了,我也有69了,就这,也还是不能放心?”
1.“……”
2.“是的”
3.“算了……无妨”
4.“一切为了萨珊”
4

【萨珊本纪】
奈尔曼提出,自己有一半嚈哒血统,可否在年老之时,前往呼罗珊隐居。
1.可以
2.最好还是在泰西封隐居
1

【萨珊本纪】
<奈尔曼的出走>
最终,军神奈尔曼自请辞职,前往东方隐居。沙赫沙在朝廷上批准,伊朗军民不舍。
关于罗马的赔款,鉴于持续年限较长,年度款项比起上次的赔款少了很多,所以可以弹性调配的空间不大,此外,战后恢复需要大批资金,不仅要重建损失的军队,还需要维护战乱中破坏的基础设施,以及对烈士的抚恤和功勋之人的封赏,所以,还能自由支配的部分更少了。就这些,沙赫沙打算用于:
1.大规模改善军备
2.新设精锐部队
3.增设御道
4.赞助学术
5.赞助宗教
6.普及医疗设施
7.建设水利
8.投资城市
9.新设城市
10.修建奇观
11.攒着
(单选)
1

【萨珊本纪】
<好圣孙?>
突厥公主为约翰监国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件事意义重大,监国亲自带着孩子来看望沙赫沙。这是监国第三个儿子,前两个已经快要成人。沙赫沙觉得此子外貌非凡,且目光凌厉,颇有天赋。传唤占星师进行判定结果也是“天降英才”,虽然星象不如传闻中库斯洛一世出生时的情况,但也属于人中上游。宫廷成员都很喜爱这个小王子。沙赫沙决定:
1.钦定这个小王子是监国的继承人
2.亲自带娃
3.让监国好好培育即可
2

【萨珊本纪】
库斯洛一世自愿成为了全职保姆,和贾斯蒂娜王后一起亲自看护这个圣孙。因为格外爱护,所以为他也起了和自己一样的名字,所以宫人称之为“小库斯洛”。这么一来,沙赫沙就忙了不少,贾斯蒂娜建议不如
彻底隐退,不然神王在宫中一日,朝臣和监国就还需要大小事请示一番。不过沙赫沙近来身体格外硬朗,风寒也完全治愈,也就因为弩箭残留不能剧烈运动而已,实际上亲自恢复临朝也无妨。
1.也罢,完全隐退,带着圣孙和贾斯蒂娜前往贡德沙普尔
2.就这样挺好的,还能大事情上把关
3.不如重新临朝,取消监国
1

【萨珊本纪】
——库斯洛一世&第十五章完——
公元566年的最后一天,执政四十年的神王库斯洛一世正式宣布退位,并携升为太后的贾斯蒂娜、圣孙库斯洛前往贡德沙普尔的冬宫安度晚年。监国约翰继位,史称“约翰一世”。关于库斯洛一世的定号,需要等到神王身亡之后再进行。






离线 CJ的黄泉

  • Knight
  • ***
  • 帖子数: 382
  • 苹果币: 0
    • http://
Re: 【群录】萨珊本纪
« 回帖 #12 于: 2019-09-16, 周一 15:00:16 »

——约翰一世·萨珊——
父库斯洛一世,母罗马公主贾斯蒂娜,527-,567继位
——属性——
外交:15
军事:7
政务:12
智谋:1
学识:17
——特质——
知识渊博的学者:学识+6
安于现状:智谋-1,更上级好感+30
谦卑:教会好感+30
节制:政务+2
勤奋:全属性+1
耐心:外交+1,军事+1,政务+1,智谋+1
诚实:外交+3,智谋-2
和蔼:外交+2,智谋-2
正义:政务+2,封臣好感+10
慷慨:外交+3,政务-1
忠贞:生育能力-25%,教会好感+10
博学:学识+3
帝国官僚:政务+3
祆教同情者:作为一名基督徒,对祆教徒的事业也能做到理解和同情

——约翰一世的宫廷情况——
茱莉亚(531,王后,塞留西亚基督徒之女),赛达(545,突厥公主,室点密孙女)
霍尔米兹德(550,约翰长子),阿尔达希尔(553,约翰次子),库斯洛(566,约翰庶三子)
穆扎科(520,赛托斯的助理,大维齐尔)万达德(515,约翰亲信,不死军统帅)
约翰现在40岁,王后茱莉亚36岁,平妻大妃赛达22岁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第一章——
公元567年新年伊始,随着库斯洛一世退位,监国六年之久的约翰终于继位。这是伊朗历史上第一位基督教君主,约翰因为罗马式的精英教育和严苛的基督教宫廷培养方式,在成年时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基督徒,接受了已故东方牧首迈赫尔施洗。这对于尊奉祆教为国教的伊朗来说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因为每一代沙赫沙都需要进行一系列圣火祭祀仪式,然后接受阿胡拉马兹达赠与的王冠。为此,约翰一世打算:
1.公开改信祆教
2.规避宗教隶属,直接开始进行圣火仪式
3.摒弃遗风陋习,采用正规的基督教继位仪式
2

【萨珊本纪】
琐罗亚斯德教会并未就沙赫沙的宗教问题多做干涉,老老实实地开始进行圣火传授仪式。一般来说,沙赫沙需要等待几年才能获得自己的王冠,约翰一世打算向阿胡拉马兹达讨要什么样的王冠?
1.奢华而尊贵的
2.复古的
3.简朴而掉价的
4.大量采用罗马基督教元素的
2

【萨珊本纪】
一顶复古的王冠可以证明沙赫沙遵循传统的决心,这令大部分贵族感到满意。
等待王冠打造期间,沙赫沙还不能正式坐在王座上。期间,外国大使纷纷前来祝贺。在一场外事礼仪庆典上,沙赫沙看着云集的外国外交官:
1.专门和罗马使者交谈
2.专门和嚈哒使者交谈
3.专门和突厥使者交谈
4.专门和赛塔尔使者交谈
5.专门和阿克苏姆使者交谈
6.专门和莱赫米代表交谈
7.专门和内迁匈人代表交谈
8.保持君王的神秘
2

【萨珊本纪】
<嚈哒现状>
约翰一世对嚈哒外交官产生兴趣,主动与之交谈。这位来自巴克特里亚的所谓嚈哒大使,实际上受嚈哒三王中的卡达尔王派遣,他一直尽力亲善伊朗,在宫廷里颇具声望,受大部分贵族喜爱。此番交谈中,大使顺势说出东方最新局势:
前笈多王朝统治下的印度王侯开始进行割据,并把萨南王的影响力逐出恒河流域;三王互相无力兼并,只好承认嚈哒三王共治;突厥连续三年对巴克特里亚和巴达克山发动攻势,卡达尔王已经山穷水尽。
对此,约翰一世:
1.表示同情
2.喜怒不形于色
3.建议内迁伊朗国内定居
4.建议 投降
2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的谈话引起了突厥大使阙特勤的注意,这位早年发现伊朗的草原冒险家已经成为特派泰西封的大使。阙特勤嘲讽了嚈哒大使一番,称后者是落魄的乞丐,导致气氛变差。约翰一世:
1.阻止嘲讽
2.转身离开
3.不苟言笑
4.怒斥阙特勤
5.于是和阙特勤交谈
1

【萨珊本纪】
沙赫沙呵斥了阙特勤,后者道歉,然后开始叙旧,问及赛达公主的近况和子嗣情况。约翰一世:
1.一一作答
2.报喜不报忧,促进友谊
3.故意贬低二人,挑衅突厥
4.以王室内廷事务不能告人婉拒
1

【萨珊本纪】
沙赫沙和阙特勤的谈话顺利进行,期间,见面会举行过半,大使提问。罗马外交官发问现在伊朗的权力中心是在泰西封的王宫,还是贡德沙普尔的冬宫。
1.肯定是泰西封
2.都是
3.是贡德沙普尔
4.无 可 奉 告
5.你觉得呢
1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亲自解答了众人的疑惑,缓解了罗马大使提问带来的压迫感,仪式顺利结束。
沙赫沙离开前,嚈哒特使再次求见,他希望伊朗能够出兵东方,援助行将灭亡的卡达尔王政权,否则等突厥做大,也会不利于伊朗。约翰一世:
1.拒绝答复
2.于是深入交谈出兵东方事宜
3.以伊朗需要恢复国力婉拒
3

【萨珊本纪】
持续几天的外交见面会期间,各国大使和人士都有受邀出席宴会。期间,沙赫沙在庭院休憩时,宦官称有特殊访客求见,其自称“关乎陛下的继承权力”,对此:
1.接见
2.不见
1

【萨珊本纪】
<罗马说客>
来者自称“说客”,是来自亚历山大里亚的政治家,称为了安全而隐匿姓名。他拿出了一份文件——已故的巴西琉斯·查士丁尼一世手书的指定继承人为贾斯蒂娜之子约翰的文件。约翰十分震惊。说客表示查士丁尼一世晚年对于继承人问题多有反复,考虑到自己并无子嗣,于是多次向内廷宦官表示要指定外孙继位,然而最终因为各种缘故,还是让狄奥多拉皇后的侄女婿查士丁二世继位。现在罗马国内有一批反查士丁人士,希望邀请约翰前往继承罗马皇位。
对此,约翰一世:
1.深入交谈
2.婉拒
1

【萨珊本纪】
<惊天密谋>
说客本名巴尔达克,他进一步向约翰说明情况。
首先文件来自宫廷宦官,存在真实性,但罗马继承情况受实权派人士和禁卫军影响,查士丁尼晚年时是由查士丁二世控制禁卫军的,所以此人捷足先登,还将同样有可能继位的查士丁尼的外甥诛杀。目前罗马国内暗中反对查士丁二世的人不少,但支持约翰继位的不多,他们就是这批人。巴尔达克进一步表示,只要打出继位战争的旗号,伊朗在叙利亚和安纳托利亚等地多次击败亲查士丁二世的军队,就极有可能迫使君士坦丁堡上层权势集团接受皇位更替。
对此,沙赫沙:
1.应允,并开始谋划
2.婉拒,认为风险太大
3.主张咨询库斯洛一世以谋求支持
3

【萨珊本纪】
<库斯洛一世的回应:特殊剧情@【退位】库斯洛一世 进行选择>
正在贡德沙普尔带娃的库斯洛一世,突然接见了来自泰西封的宫廷宦官,他奉命传达一个重要情况,即……(见上述几个选项)……,对此请示太上皇的意见。
库斯洛一世思考片刻,认为这件事存在几个问题,首先伊朗不具备大规模入侵并支配罗马腹地的军政力量,一时的野战胜利无法转化为实际的统治力,而两国文化宗教差距悬殊,要令罗马上层和民众接受罗马化的约翰,还需要约翰放弃伊朗王位作为承诺,否则难免对方将此视作吞并。罗马历来不乏反对派,此次所谓的支持约翰继位派系,力量成谜,可能无法提供有效帮助。另外,所谓的继承文件,有很大造假嫌疑。再考虑到约翰实诚,不会采取一些计谋,还需要库斯洛拿主意。综上所述,库斯洛一世的回应是:
1.豪赌,执行这个计划
2.放出消息,拿这件事敲诈查士丁二世
3.扣押说客,然后暗中和查士丁二世做交易
4.彻底拒绝这个不靠谱的事情,交出说客以修补和罗马的关系
3

【萨珊本纪】
<来自贡德沙普尔的指示>
根据太上皇的指示,这件事不靠谱,而且应该把巴尔达克扣押,以这件事作为筹码暗中开始和查士丁二世交易。约翰一世觉得此人冒险来游说,毕竟是为自己着想,把人扣押了会不会有点……
1.交易归交易,人放了吧
2.坚决执行太上皇的意志(进行人格判定)
(失去“诚实”)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纠结一番后,还是扣押了巴尔达克,开始暗中与罗马方面交易。查士丁二世的特使对此反应积极,希望交出巴尔达克党羽,销毁文件,罗马方面愿意暗中作出补偿,即出卖加萨尼王国的利益,让亲伊朗的莱赫米完全夺取加萨尼在北阿拉伯的影响力和仆从国。除此之外的割地、赔款罗马方面无法应允,表示可能导致民意失控。对此,沙赫沙:
1.可以接受
2.坚持要求割地/赔款
3.那就不谈了
1

【萨珊本纪】
(解锁“莱赫米的崛起”)
随着巴尔达克被移交给罗马大使,文件全部被销毁。很快,莱赫米人在沙赫沙的授意下向北阿拉伯的各个绿洲据点派驻事务官,驱逐加萨尼人的官员,诱发和加萨尼的战争,但罗马方面完全不给加萨尼提供帮助,在伊朗援军和莱赫米人的协力下,加萨尼彻底失去北阿拉伯的所有影响力。莱赫米势力日益壮大。
长子霍尔米兹德已经18岁,作为年轻贵族来说也是能力合格的,尤其擅长下棋——最近几年从东方引入的印度游戏。一些贵族开始倡议确定继承人。沙赫沙认为:
1.确立霍尔米兹德为王储
2.以时候尚早为由谢绝
2

【萨珊本纪】
从小接受基督教修行教育的约翰,本质上是禁欲的,妻子茱莉亚也一直支持此事。但为了政治需要而迎娶的突厥公主赛达,是一个拥有一半粟特血统、魅力非凡而且善于乐舞的奇妙女人,最近一段时间,赛达又
开发了新的玩法,在沙赫沙巡视后宫的时候,令约翰驻足难走。看着萦绕庭院的熏香,以及若有若无的丝绸,沙赫沙感觉到十分冲动……
1.背诵圣经全文并奔跑逃离
2.给自己一点自由
1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的忠贞令大部分修士都汗颜,每当出现这种慌乱的情况,沙赫沙都会来到教堂沉思。东方牧首亚伦对沙赫沙佩服的五体投地,提出一个建议,即把沙赫沙虔诚的生活方式记录下来,编撰为经书,派遣修士向阿拉伯、美索不达米亚甚至是叙利亚和地中海的基督徒传播。对此,沙赫沙:
1.给与赞助
2.认为这是自我吹捧的行为,是违背上帝意志的
1

【萨珊本纪】
<七美德贤王>
东方教会于是开始致力于编撰有关“七美德贤王”的作品,这可能会在未来带给约翰一世意想不到的影响力。
年底,东方传来消息,突厥攻克蓝氏城,卡达尔王逃亡印度河流域,整个巴克特里亚被突厥征服。部分嚈哒人逃亡进入呼罗珊,成为非法人口,帕提亚总督就此上书请示如何处理。与此同时,突厥大使阙特勤请求伊朗方面对突厥伸出援手,即交出那些嚈哒逃亡者,共同打击突厥-伊朗曾经的宿敌。对此,沙赫沙:
1.婉拒突厥,下令授予嚈哒逃亡者正式身份
2.婉拒突厥,让嚈哒逃亡者变成农奴
3.接受阙特勤的建议,下令驱逐嚈哒逃亡者
2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第一章完——
公元569年,随着突厥征服巴克特里亚,部分嚈哒遗民进入呼罗珊沦为伊朗人的农奴,嚈哒在东方的百年霸权正式画上句号,残余的嚈哒势力以犍陀罗和旁遮普为中心,已完全不和伊朗接壤。约翰一世也终于获得了自己的王冠,并接受万民和列国的称颂,成为真正的伊朗沙赫沙,在民间,七美德贤王的故事开始悄悄流传……


« 上次编辑: 2019-09-16, 周一 16:42:06 由 CJ的黄泉 »

离线 CJ的黄泉

  • Knight
  • ***
  • 帖子数: 382
  • 苹果币: 0
    • http://
Re: 【群录】萨珊本纪
« 回帖 #13 于: 2019-09-16, 周一 22:55:25 »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第二章——
公元571年,平静的麦达因出现了疫情,据说有人感染鼠疫而死,消息来源真假难辨,但乡村地区疑似出现大量死亡。不久后,第一例高层死亡出现——寓居在城郊的皇叔罗斯塔姆暴毙,死因鼠疫。至此,泰西封全城陷入恐慌情绪,贵族和王室也人人自危。
约翰一世对此:
1.镇定自若,指挥抗击疫情
2.前往尚未爆发疫情的区域“巡游”

【萨珊本纪】
<瘟疫失控>
鼠疫迅速传入泰西封,市民出现死亡案例,有人开始逃亡。很快,宫廷出现疑似感染情况,好在沙赫沙未被传染。情况紧迫,沙赫沙打算:
1.关闭宫门,驱逐感染者
2.坚持办公,立刻部署抗灾行动
3.逃亡到他处
1

【萨珊本纪】
随着沙赫沙关闭宫门,并驱逐感染者,王室暂时安全了。其他的大臣也分别前往住所自我封闭,泰西封开始进行隔离。据驻外使者称,叙利亚和安纳托利亚也爆发了瘟疫。
期间,还有大臣小规模进入宫廷办事,但茱莉亚王后担心这可能导致可疑人员混入,建议关死。沙赫沙打算:
1.完全隔离,不再办公
2.这点不用太担心
1

【萨珊本纪】
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和死亡,泰西封疫情稍微好转,但一则紧急情况传来,因太上皇感染鼠疫,导致贡德沙普尔行宫爆发大规模瘟疫,冬宫里还有大量宫廷人员以及库斯洛王子,太上皇已经不省人事,因此那边请求沙赫沙拿主意:
1.竭尽全力治疗太上皇
2.隔离太上皇,确保其他人安全
3.立刻驱逐太上皇,确保其他人安全
1

【萨珊本纪】
经过半年的混乱和死亡,泰西封的疫情终于得到了控制,但失去了不少人口。鼠疫开始向胡齐斯坦和查拉赛尼扩散,但并未进一步深入人口稀少的伊朗腹地。相比于罗马毁灭性的瘟疫传播,伊朗地广人稀且多沙漠的环境不利于瘟疫扩散。鉴于疫后形势,沙赫沙打算:
1.减免赋税,恢复民力
2.正常恢复即可
1

【萨珊本纪】
对于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少人议论认为是沙赫沙信仰基督教,阿胡拉马兹达降下惩罚,琐罗亚斯德教会对此不反对也不支持,贵族中也多有讨论。沙赫沙听说了这个情况,决定:
1.公开驳斥这一言论的谬误性
2.公开改信祆教
3.处决一批修士以平息愤怒
4.派人封锁言论
1

【萨珊本纪】
<失败的驳斥>
沙赫沙亲自出面驳斥这些言论,反而被持这种猎巫观点的贵族反怼回去,论战节节败退,最终沙赫沙被迫接受就是基督教导致的灾祸的这一结果,为此,沙赫沙:
1.颁布罪己诏
2.公开放弃基督教信仰
3.拒绝一切形式的认错
1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发布了罪己诏,以此缓和国内矛盾。虽然效果不错,但导致沙赫沙权威严重受损。此时,库斯洛学院的人前来觐见沙赫沙,提出愿意用哲学方法论证瘟疫和任何人任何宗教无关,但需要作梗,即让一名祆教实验者患病而死,一名基督徒反而被治愈,存在失败风险。沙赫沙是否愿意让他们出面做实验:
1.批准
2.这东西更不靠谱,婉拒
2

【萨珊本纪】
贡德沙普尔最新情况,太上皇和病魔作斗争初步取得优势,已把体内的鼠疫压制住了,但尚未完全治愈,还处在昏厥中。现在各路专家意见不一,需要沙赫沙拿主意。
1.采用激进的学院派疗法
2.采用保守的赛里斯疗法
3.采用适当的伊朗疗法
4.采用神秘的印度疗法
5.弃疗
2

【萨珊本纪】
经过一番失败的治疗,库斯洛一世太上皇病情加重,但似有天命加持,居然又挺住了,还处于昏迷中。对此,沙赫沙:
1.只好进行祈祷
2.就这样吧,专注于政务
3.亲自前往贡德沙普尔看护
3

【萨珊本纪】
<圣朝以孝治天下>
沙赫沙力排众议,亲自前往冬宫贡德沙普尔,主持对太上皇的抢救看护行动。
留在贡德沙普尔期间,东方传来消息,突厥方面派遣了一个庞大的使团,要前来慰问伊朗的疫情。他们正在朝着贡德沙普尔而来。对此, 沙赫沙:
1.好,接见
2.表示父皇病危,悲痛而不能接见
1


【萨珊本纪】
阙特勤带着使团来到冬宫,沙赫沙接见了他们,当突厥使者们问及太上皇的病情时,沙赫沙表示:
1.严重,正在救治
2.无恙,即将康复
3.很好,甚至能跑
2


【萨珊本纪】
使团又表示要探望一下太上皇本尊,对此,沙赫沙:
1.同意
2.婉拒
3.以鼠疫传染十分迅猛而恐吓
3

【萨珊本纪】
使团于是作罢,他们把慰问的牛羊马交给宝库总管,然后准备离去。沙赫沙:
1.欢送他们
2.追问一番东方的情况
2

【萨珊本纪】
阙特勤表示,东方现在形势大好,伊朗的铁杆盟友突厥人正在扫荡巴克特里亚的嚈哒残余势力,室点密叶护任命了一位英勇的将军前往蓝氏城就任吐火罗叶护,治理嚈哒土地。伊朗和突厥的边境会更加繁荣和平。对此,沙赫沙:
1.高度赞赏
2.希望得到了更多关于突厥未来国策的情况
1


【萨珊本纪】
鉴于上次对太上皇的治愈比较失败,现在大家都不敢提治疗的事情了,沙赫沙决定:
1.采用激进的学院疗法
2.采用传统的伊朗疗法
3.采用神秘的印度疗法
4.就这么躺着挺好的

【萨珊本纪】
<神王陨落>
公元572年初,神王库斯洛一世因鼠疫治疗失败导致的并发症,暴毙于贡德沙普尔的冬宫庭院,享年72岁。沙赫沙约翰一世陪同到最后,事迹令人赞叹称颂。库斯洛一世执政超过四十年,退位后隐居五年而死,一手开创第四黄金时代,注定流传史书为后人崇敬。沙赫沙决定为已故的先皇定号:
1.最上级,褒扬美谥
2.就事论事的评价
3.加恶谥
1

【萨珊本纪】
库斯洛一世之死,对于当今的伊朗来说是天大的事情,对于周边国家来说,也是巨大的震动。他在位期间,振兴伊朗国势,积极干预周边国家事务,多次击败罗马,确立伊朗在北阿拉伯和南阿拉伯的霸权,并在北方和东方大举行动,拓展疆土,部分恢复古代疆域。最关键的是库斯洛一世通过一系列变法,肃清了马兹达克运动的流毒,并让伊朗国体焕然一新,并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常备军,且在实战中令罗马人含恨投降,他是伟大的战士,天降的阿胡拉马兹达的勇士,不朽的灵魂,永恒者,智慧和力量的结合,神,天之子!
沙赫沙决定:
1.大发讣告,高调举办后续仪式
2.秘密天葬
2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隐匿情况,秘密天葬,随后返回泰西封。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列国才得到消息,纷纷派遣使团前来泰西封吊唁。此时伊朗已经完成善后事宜,沙赫沙稳坐王宫接待来宾。
罗马全权吊唁特使是大执政官、禁卫军长官提比略——萨珊王室的老朋友。他现在混得风生水起,刚刚迎娶了查士丁二世的女儿,成为了罗马上层炙手可热的权臣。提比略向沙赫沙表达了哀悼,称自己和已故神王是知己,并且自己也会继续维系罗马和伊朗的友谊。对此,沙赫沙:
1.非常感谢
2.喜怒不形于色
3.试图套取罗马国内情报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隐匿情况,秘密天葬,随后返回泰西封。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列国才得到消息,纷纷派遣使团前来泰西封吊唁。此时伊朗已经完成善后事宜,沙赫沙稳坐王宫接待来宾。
罗马全权吊唁特使是大执政官、禁卫军长官提比略——萨珊王室的老朋友。他现在混得风生水起,刚刚迎娶了查士丁二世的女儿,成为了罗马上层炙手可热的权臣。提比略向沙赫沙表达了哀悼,称自己和已故神王是知己,并且自己也会继续维系罗马和伊朗的友谊。对此,沙赫沙:
1.非常感谢
2.喜怒不形于色
3.试图套取罗马国内情报
1

【萨珊本纪】
随后阙特勤带领的使团也对沙赫沙致哀,他也回顾了自己当年穿越嚈哒控制区域求见神王的故事,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牢不可破的伊朗-突厥友谊。对此,沙赫沙:
1.非常感谢
2.喜怒不形于色
3.试图套取突厥情报
2

【萨珊本纪】
(智谋+1)
其他代表团类似。
期间,有人发现提比略和阙特勤有过多次接触。对此,沙赫沙:
1.无权过问
2.进行干扰
2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试图阻碍两者的会晤,看似取得了成效。哀悼活动完毕后,列国使团即将回国。告别时,阙特勤突然提到了一个奇怪的话题——贸易关税。
他表示,目前始自桃花石(突厥人对赛里斯的叫法)的丝绸之路主要通过突厥国和伊朗国,然后进入西方市场。虽然听说有海上贸易,但丝绸交易额的大部头依然是陆路贸易线,而途径突厥国流入伊朗的丝绸售价远低于途径伊朗流入罗马的丝绸的售价,甚至不足十分之一,可见伊朗凭借垄断从中获取了暴利。因此阙特勤代表突厥方面,希望“利益均沾”,即伊朗让步垄断丝绸所得暴利的一半给“盟邦”突厥,作为突厥保护丝绸之路上游的补偿。对此,朝臣震惊,沙赫沙决定:
1.可以展开讨论
2.婉拒
3.怒斥,驳回
2

【萨珊本纪】
沙赫沙婉拒,阙特勤还希望再纠缠一会儿,这时候提比略来告辞,见如此情况,于是也插话。提比略自诩为长者,要为沙赫沙讲述一些人生经验。他表示目前伊朗的确通过垄断地位把丝绸贸易搞得很畸形,不利于长期的贸易繁荣,他作为萨珊王室老朋友,已故神王的知己,愿意开两个药方。第一,可以考虑伊朗突厥罗马三方协商丝绸关税,避免爆发关税冲突。第二,也可以选择考虑把关税取消,让丝绸以正常价格流通。对于提比略的“善意劝解”,沙赫沙:
1.婉拒
2.觉得有道理,听从
3.怒斥他在趁乱搅和,轰走
2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态度软化,于是三人开始会谈。约翰一世通过自己的外交能力,推测出阙特勤更希望和伊朗分钱,利益均沾,但提比略的几个倡议大都倾向于降低关税,实际上对罗马有利。考虑再三之后,沙赫沙:
1.勉强接受提比略的倡议,降低关税
2.勉强接受阙特勤的倡议,利益均沾
3.不如三方建立一个关税协商机构,互相亲善友好
4.还是不愿意放弃垄断地位,终止会谈
2

【萨珊本纪】
阙特勤大喜,于是开始和大维齐尔穆扎科洽谈具体关税分流事宜。提比略表示失望,他私下再次表示,居高不下的伊朗丝绸关税,一定会成为本该世代友好的罗马伊朗两国的永恒导火索。沙赫沙看到这个一直保持慈眉善目的外交官突然凶狠,很不适应。
1.挽留提比略,希望亲善罗马关系
2.送客
3.怒斥,表示伊朗不怕恐吓
3

【萨珊本纪】
送走列国外交官之后,各省总督和外地贵族回泰西封朝拜神王灵牌的活动是否举行,需要沙赫沙指示:
1.搞一搞,稳定人心
2.贵族可以搞,总督不用来,不能怠慢边疆职责
3.都不用来了,这个事情低调处理
2

【萨珊本纪】
<四藩>
伊朗有四个外藩,分别是控制亚丁湾和索科特拉的亚丁沙、统治也门的赛塔尔国王、支配南高加索和部分阿尔巴尼亚的匈人王、统领北阿拉伯诸部落的莱赫米首领。他们四人不在特例之列,坚持要来朝拜神王灵牌。
首先抵达泰西封的就是临近的城市希拉的莱赫米首领,那位在神王麾下带着莱赫米走向崛起,彻底摧毁加萨尼百年沙漠霸权的传奇部落领袖萨米尔·阿卜·图尔特。此人英勇善战,在对加萨尼的战争中屡立战功,他在希拉时自称只敬佩神王一人。此次朝拜,萨米尔对沙赫沙约翰一世十分傲慢,完全没有君臣礼仪。对此,沙赫沙:
1.可以容忍
2.进行批评
3.怒斥
4.试图扣押他
2

【萨珊本纪】
萨米尔和沙赫沙爆发口舌之争,在朝廷群臣的压迫之下,萨米尔不得不改口表示尊敬,等朝拜结束后立刻回希拉去了,这件事给沙赫沙对萨米尔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之后抵达的是匈人王,他表达了对神王的无限尊崇,认为神王是最伟大的伊朗君主,他向沙赫沙请求赠与援助,因为阿尔巴尼亚的匈人生活窘迫,缺乏工具和食物,还要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北方的伊比尔人,有时候还会遭到亚美尼亚商人的欺压。对此,沙赫沙:
1.特别拨款协助匈人发展
2.表示无能为力
1

【萨珊本纪】
最后抵达的是赛塔尔使团和亚丁沙使团,因为路途遥远这两藩领主没有亲自来。代表团由领主的儿子带队。两藩除却表达对神王的无限哀悼,还回顾了神王年轻时驰骋南方也门,结束希木叶尔王国后期的乱世,确立赛塔尔王国建立的历史。之后,两藩共同表示,因为神王严苛要求破坏红海-亚丁湾贸易的安全性,以削弱罗马,导致历史上依赖这条商路生存的也门人日益贫困,因此两藩希望仁慈和公义著称的沙赫沙,能够准许他们和罗马人贸易,以养活贫弱的百姓。对此,沙赫沙:
1.声泪俱下,准许了
2.婉拒
2

【萨珊本纪】
关于南方两藩的请求被婉拒一事,东方牧首亚伦对沙赫沙提出警告,不排除他们会暗中勾结罗马鼓动走私贸易,这可能破坏神王奠定的贸易优势局面,因此亚伦建议向也门派驻伊朗军队进行监视,增设萨那大臣,专门监督两藩。对此,沙赫沙:
1.觉得可以采纳
2.担心会出问题,婉拒
1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第二章完——
公元573年,处理完神王飞升的善后事宜,约翰一世对内外事务倍感疲惫。罗马和突厥的双边施压下,伊朗不得不向突厥让渡大量垄断利益,这即将对伊朗几十年来宽裕的财政产生威胁。朝拜灵牌事件中,四藩,尤其是南方两藩和莱赫米藩的表现,更令沙赫沙骑虎难下。神王不在的第一年,伊朗人民越发怀念他。

离线 CJ的黄泉

  • Knight
  • ***
  • 帖子数: 382
  • 苹果币: 0
    • http://
Re: 【群录】萨珊本纪
« 回帖 #14 于: 2019-09-17, 周二 11:16:15 »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第三章——
神王离开伊朗的第二年,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国境线的内外发生,但沙赫沙未必能够知晓。
从阿曼回来的税吏报告称,新的异端思想正在阿曼兴起,疑似受巴林的尼拉赫派影响,当地人已开始大规模改信一种新的倡导平等主义和独一真神扎尔万的宗教,阿曼总督对此不支持也不打压。对此,沙赫沙决定:
1.派遣宗教审查组前往整改
2.默许
3.写信问阿曼总督的意见
3

【萨珊本纪】
<阿曼自治邦的总督>
高度自治的阿曼,其总督世袭罔替,素来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一直对伊朗的萨珊王室保持尽忠。沙赫沙写信咨询,阿曼总督的回应是:本地人大多改信新的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但他们依然忠于王室,缴纳赋税,并无二心,不宜粗暴干涉。
对此,沙赫沙:
1.觉得有道理
2.觉得不行,应该干涉
3.让大臣们再讨论讨论
3

【萨珊本纪】
<意见不一>
大维齐尔穆扎科态度强硬,主张派遣军队和宗教人士前往阿曼,暴力扭转当地信仰趋势,不仅如此,还应该趁着现在国家和平繁荣,顺势把尼拉赫派策源地巴林的遗留问题解决了。琐罗亚斯德教会也赞同。但东方牧首亚伦和几个大贵族派系持保守意见。亚伦主张宗教多样性。贵族们则以神王都未能解决巴林尼拉赫派的问题,今上难道比神王厉害?对此,沙赫沙:
1.怒斥,表示自己能超过神王,立刻采取行动
2.听从穆扎科建议,采取行动
3.最终默许新社会思想的流行
3

【萨珊本纪】
最终,沙赫沙还是容忍了新思潮的出现。
另外一方面,派驻到萨那的大臣送回信息,称有发现亚丁沙暗中私放来自印度的商船进入红海,但只有几个个例,尚未发现大量证据。对此,沙赫沙:
1.要求继续深入调查
2.立刻写信质问亚丁沙
1

【萨珊本纪】
穆扎科拿来一份报告,据前往过希拉的商队在泰西封所说,前段时间萨米尔在希拉大搞仪式,招揽北阿拉伯各部酋长,又是擅自册封又是裁决冲突的,摆出一副阿拉伯霸主的姿态。穆扎科认为希拉方面一点都没有向泰西封汇报,可见独立倾向很高,应该进行打击。对此,沙赫沙:
1.立刻集结军队向希拉施压
2.派人质问萨米尔
3.征询贵族们的意见
3

【萨珊本纪】
几大派系意见不一,最强硬的呼罗珊系认为应该挫一下希拉的威势,至少要派遣军队过去。帕提亚系和波斯系则主张怀柔拉拢,毕竟莱赫米是伊朗扶持的,没必要内讧。对此,沙赫沙:
1.认同保守贵族,对此默许
2.不行,还是要打压一番
2

【萨珊本纪】
呼罗珊系因建言成功威望得到了提振。鉴于过去的时候莱赫米的军事力量主要是希拉的部族近卫,不超过一万人,阿拉伯人仆从对莱赫米的增益有多大不得而知,但毕竟远沙漠绿洲里,但泰西封和希拉近在咫尺。但希拉城防还算坚固。对此,呼罗珊系贵族都主张发动不死军和呼罗珊铁骑进行突袭行动。不过当年奈尔曼推举的两位将军,尤其是巴斯塔姆主张先礼后兵,发诏书邀萨米尔到泰西封,如果来,就抓捕,可以减免很多问题。对此,沙赫沙:
1.采用突袭策略
2.采用诈骗策略
3.自认为应该下诏书削藩,然后抽调边境大军正面碾压
2

【萨珊本纪】
<萨米尔之捕>
萨米尔毫无察觉泰西封的阴谋,大摇大摆地前来觐见,依然傲慢。这次沙赫沙早有准备,在巴斯塔姆和巴赫拉姆两人的安排下,禁卫军已经部署在庭院的地下室,随时可以冲出来。沙赫沙决定:
1.和萨米尔再谈谈
2.下令逮捕
3.释放
1

【萨珊本纪】
沙赫沙试图用自己的修辞和外交技术感化萨米尔,但后者依然我行我素,看来这人的确有才干和能力,但缺乏基本的政治素养。萨米尔不仅没有就北阿拉伯会盟的事情作出正面答复,也没有补充汇报,还在把沙赫沙当老实人欺负。对此,沙赫沙:
1.于心不忍,放了
2.摔杯为号
2

【萨珊本纪】
巴赫拉姆带着不死军冲了出来,很快就把萨米尔拿下,此人魁梧,被捉后依然破口大骂,他始终认为沙赫沙才能和韬略不如神王远甚,不配当他的领主。对于这等挑衅,巴赫拉姆主张砍掉他的舌头。沙赫沙:
1.怒斥萨米尔,下令砍舌头
2.算了,押下去候审
2

【萨珊本纪】
(失去“和蔼”特质)
收押萨米尔之后,沙赫沙召集群臣讨论后续。巴斯塔姆和巴赫拉姆都认为希拉目前群龙无首,应该立刻出动大军控制局势,然后扶持新的领主。巴斯塔姆还主张应该趁势废除希拉的外交主权,使其彻底沦为伊朗的傀儡,避免出现历史上巴尔米拉、加萨尼一样的附庸独走情况。保守的贵族们依然发对,他们也说不出为什么,但就是认为祖宗之法不能变,这莱赫米的自主附庸地位是太祖就订立的,历代君王未曾变更。对此,沙赫沙:
1.祖宗之法就是用来变得!
2.有道理……那就换人不换制度吧
1

【萨珊本纪】
(去除“南方代理人”“莱赫米崛起”)
巴赫拉姆率军前往希拉整改,他奉命把莱赫米家族的人控制起来,精挑细选其中怯懦无能之辈继位,然后剥夺了希拉的一切主权,促使这个三百年城邦彻底沦为伊朗的傀儡政权。
正在伊朗王师在希拉作威作福的时候,巴斯塔姆和穆扎科前来汇报另一个并发情况,受枭雄萨米尔拉拢的贝都因部落陷入了分裂和混乱,一部分逃回了沙漠深处,另一部分则开始劫掠伊朗南部的几个孤立绿洲据点作为报复,也有一小部分还在徘徊观望。巴斯塔姆主张进行分化瓦解,派人拉拢骑墙派,出兵屠杀敢于劫掠伊朗的贝都因部落,形成震慑。穆扎科则主张封闭南方边境,修筑长墙防御贝都因劫掠者,杜绝干预阿拉伯事务,避免卷入野蛮人的内部事务。对此,沙赫沙:
1.听取巴斯塔姆建议
2.听取穆扎科建议
3.自认为应该发布诏书感化贝都因人
1

【萨珊本纪】
东方牧首亚伦——沙赫沙的良师益友,他私下主张沙赫沙带着卡维战旗亲征叛乱的贝都因人,实际上具体战事可以让将军们操作,但胜利会为沙赫沙赢得威望。对此,沙赫沙决定:
1.亲征
2.以防万一,还是算了
1

【萨珊本纪】
沙赫沙带着宫廷前往查拉赛尼西部的沙漠战场,巴赫拉姆正带着不死军和地方驻军在那里驻扎。沙赫沙在犒劳军队,发表演说助长士气之后,决定:
1.亲自参与研究战略战术
2.充当工具人,一切遵从巴赫拉姆的战术
3.授权巴赫拉姆战场决断权
1

【萨珊本纪】
<策划中的战争演出>
军事讨论的时候,按照巴赫拉姆的建议,沙赫沙如果希望通过一场演出赚取威望,就可以考虑,先通过地方驻军的正面战线,吸引贝都因人的攻势,然后沙赫沙亲自带着不死军从侧翼冲出去,就应该可以轻松击溃敌军。不死军长官、沙赫沙嫡系亲信万达德反对,他认为战场上兵器可不长眼,沙赫沙骑术一般,不通武斗,一旦出现变化,怎么办?巴赫拉姆无语,对此,沙赫沙:
1.接受巴赫拉姆的建议,进行战术表演
2.认可万达德的担忧,还是坐镇后备军吧
2

【萨珊本纪】
会战于是在幼发拉底河的一处叫做卡迪希亚的渡口爆发。数千贝都因人试图渡河进入麦达因和希拉劫掠,但被巴赫拉姆提前获悉了行踪,于是在这里拦截。贝都因的军队散乱无章,直接就对正面摆放的伊军步兵发动了攻势,期间不停地骑射袭扰伊军。巴赫拉姆等待贝都因人整体迫近之后,亲自带着不死军骑兵从侧翼杀出,准备奔袭贝都因本队后方。这时候,贝都因人的攻势越发猛烈,对伊军脆弱的地方部队组成的步兵阵列造成了突破,沙赫沙所在距离战线不过几百米!
1.沙赫沙连忙往后跑了一段距离
2.沙赫沙处变不惊
3.沙赫沙大吼一声冲了上去
2

【萨珊本纪】
沙赫沙在乱军丛中,躲避贝都因人的骑射,护卫大惊,沙赫沙决定:
1.左右举盾,巩固防御
2.趁势奔走于军中,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
1

【萨珊本纪】
步兵阵列的危机很快就解除了,随着巴赫拉姆的重骑兵从侧面击穿贝都因人的队伍,伊军取得了完全胜利。战斗中,贝都因人的单兵作战能力和综合素质令沙赫沙印象深刻,但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沙赫沙认为原因是:
1.国力差距
2.伊朗文化高雅
3.神明眷顾伊朗
4.军事组织的差距
5.兵力差距
4

【萨珊本纪】
(军事+1)
会战胜利之后,巴赫拉姆声望大增,沙赫沙也因为御驾亲征威望有所提振。巴斯塔姆的外交攻势也生效,京戴氏族为首的贝都因部落开始向伊朗称臣,并希望借助伊朗的力量肃清他们的部落血仇,成为巴林以西的沙漠里的统治者。巴赫拉姆请求指示,沙赫沙下令:
1.协助京戴屠杀反伊朗的贝都因据点
2.拒绝提供协助,让贝都因人狗咬狗去
1

【萨珊本纪】
(解锁“科威特的京戴”)
巴赫拉姆率军协助京戴氏族横扫北阿拉伯的绿洲,屠戮贝都因人,扶持这一兴起于科威特的贝都因氏族成为沙漠霸主,伊朗的南方边境再次安宁。
回到泰西封之后,沙赫沙立刻收到也门的消息,负责调查亚丁沙涉嫌通敌一事的驻萨那大臣塔克·苏伦被毒蛇咬死,死无对证,驻也门的五千伊军已经戒严,请求沙赫沙指示。
军队方面:
1.增派五千兵力
2.增派上万兵力
3.暂时不用增派
处理方面:
1.派驻新的萨那大臣,大举彻查此事
2.派驻新的萨那大臣,嘱咐低调行动
3.暂不派人,要求赛塔尔国王半年内彻查此事
4.暂不派人,息事宁人
2,1

【萨珊本纪】
<也门叛乱>
伊朗出动万人大军南下也门施压,协助地方驻军处理两藩通敌问题。
一个多月后,噩耗传来,远征军乘坐伊朗的舰队进入阿拉伯海西南海域时,遭到了亚丁沙舰队的袭击,损失严重,被迫在盖达登陆,随后在陆地上遭到了赛塔尔人的骆驼袭击,再次折损过半,其余乘船突围前往阿曼避难,大部分萨那驻军已经失去联络,大臣们怀疑已被歼灭或者劝降。现在远征军还剩六千人,全部进驻了阿曼,请求增援。
至此,穆扎科确信两藩已经公开叛乱,需要重拳打击。沙赫沙决定:
1.筹措军队,准备大规模远征
2.只出动王畿近卫,足够对付这群乌合之众
3.派遣使者谈判,不如放弃遥远南方的鸡肋之地

【萨珊本纪】
<尼拉赫派的变革:哈尼夫运动>
公元574年末的隆冬,正当泰西封的宫廷为了粉碎也门-亚丁二藩的叛乱,大规模筹措军队,征募民夫打造战舰的时候,从巴林传出新的消息。据行走各地的商人所说,扎根巴林四十年之久的尼拉赫派日益壮大,经过三代领袖的传扬和变革,现已经完全本地化,成为了滨海阿拉伯人和沙漠贝都因人共同推崇的新兴信仰,并在各个部落和城邦逐渐开始取代原始崇拜,形成了对伊朗造物主扎尔万的独一真神崇拜。
巴林作为新兴的宗教圣地,引起了琐罗亚斯德教会的关注。大摩拜德阿赫梅尔主张大军筹措完毕后,先行前往巴林摧毁非法传播的异端中心,以防动摇正统祆教的地位。但巴斯塔姆反对,他提出尼拉赫派现在并未制造动乱,事情的紧迫性远不如叛乱的南方二藩。对此,沙赫沙决定:
1.赞同阿赫梅尔的建议,下令镇压巴林的新兴宗教
2.赞同巴斯塔姆,下令优先打击叛乱者
2

【萨珊本纪】
<南征之利>
新兴名将巴赫拉姆自请担任主帅,代替沙赫沙手持卡维战旗出征。鉴于神王曾经在军事改革中废黜了元帅制,导致实际上每次作战都需要沙赫沙亲自挂帅,如今几次征战都需要临时授予将军不正规的权限,实际上不利于军事指挥,部分将领私下向沙赫沙建议恢复元帅制。沙赫沙:
1.不行,就这样临时授权挺好的
2.可以考虑恢复
3.可以考虑恢复,但调整为适应新形势的四元帅制
3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擅长政治平衡和官僚政治,立刻亲自操刀制定了四元帅制度,让四位大元帅分兵统领东西南北四条战线的全部战事指挥权,同时又互相制约。巴赫拉姆被授权成为第一任南方大元帅,巴斯塔姆则被任命为西方大元帅。
关于北方元帅的人选:
1.坐镇亚美尼亚多年的沙普尔
2.匈人王
3.另外空降将军过去
4.空降个王室过去
关于东方元帅人选:
1.坐镇呼罗珊多年的凯伦家族
2.空降个将军过去
3.空降个王室过去
1,1

【萨珊本纪】
<巴赫拉姆荡平也门>
公元575年初,巴赫拉姆传回消息,称经过海战、突袭、沙漠野战和攻坚战,历时两个月完全攻克萨那,基本征服也门大部分土地,参与叛乱的赛塔尔家族已被全部抓捕,亚丁沙势退缩到索科特拉群岛,暂时无法攻克。他请求改也门为行省,派遣总督直接治理。对此,朝廷意见不一,部分贵族认为也门民俗与伊朗差异巨大,直接统治不太牢固,还是应该扶持土王。沙赫沙决定:
1.废藩置省,派遣总督
2.扶持土王,恢复秩序
1

【萨珊本纪】
(去除“希木叶尔的赛塔尔”“亚丁沙”,解锁“也门行省”)
巴赫拉姆的意见得到采纳,从约翰一世自己的视角来看,未来的也门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处于长期的动荡和叛乱中,伊朗也需要持续增派兵力而损耗部分国力,但一个动乱虚弱的也门,和完全接受伊军控制的亚丁湾,会进一步削弱日益凋敝的红海贸易,间接损害罗马的经济实力。因此可以接受。
巴赫拉姆不死军回国,他因为这等神速灭国的功绩成为了新一代战神,受到泰西封万民敬仰。对此,沙赫沙:
1.大力封赏,表示自己用人不疑
2.适当敲打,防止巴赫拉姆自负
3.进行打压,防止其权力膨胀
1

【萨珊本纪】
巴赫拉姆的权势将在伊朗军政界持续增长,他也更加对沙赫沙表示忠诚。关于新设的也门行省的总督,沙赫沙的中意人选是:
1.亲伊朗的也门本地豪族
2.阿曼豪族
3.帕提亚系的大贵族
4.波斯系大贵族
5.呼罗珊系大贵族
6.自己的弟弟们
1

【萨珊本纪】
<传奇军神之死>
年末,东方传来消息,隐居在内沙布尔乡村的前大元帅奈尔曼病逝,享年83岁。对于这位曾经成为伊朗军神的“王室”成员,沙赫沙下令:
1.就地安葬,低调处理
2.命令帕提亚行省厚葬,举办仪式纪念
3.接回泰西封天葬,举办盛大的仪式悼念
3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第三章——
约翰一世在完全独立统治之后,完成了斩首处理萨米尔、傀儡化莱赫米藩,平定亚丁藩和赛塔尔藩的叛乱,建立也门行省这一伊朗历史上最南方的直辖行省,还亲自指挥了卡迪希亚的河桥战役,逐渐在伊朗贵族和人民心中确立起自己的威严,逐渐从神王的巨大阴影中走出,没人会质疑约翰一世的功绩,所有人都相信黄金时代还在继续。


« 上次编辑: 2019-09-17, 周二 12:21:09 由 CJ的黄泉 »

离线 CJ的黄泉

  • Knight
  • ***
  • 帖子数: 382
  • 苹果币: 0
    • http://
Re: 【群录】萨珊本纪
« 回帖 #15 于: 2019-09-17, 周二 14:50:26 »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第四章——
公元578年,经过长达三年的平稳发展,伊朗完全走出了鼠疫带来的困境,加上沙赫沙削藩之后形成的威望,萨珊王室的权力再次变得巩固。唯一的变化,就是因为和突厥分享垄断丝绸的利益,导致伊朗的国库收入锐减,新的财政问题摆到了沙赫沙的面前。
为了确保收支平衡,沙赫沙下令:
1.降低文官工资
2.降低士兵薪金
3.裁撤部分边境堡垒
4.裁军
5.裁剪部分税吏
6.停止对库斯洛希德的发展赞助
6

【萨珊本纪】
虽然库斯洛希德是一座很有潜力的城市,且已经出具规模,但萨珊王室还是不得不放弃了后续的投资计划,只能寄希望于市民和商业行会自行发展了。
有“圣孙”之称号的小库斯洛今年12岁了,他先后接受神王亲自教育和宫廷老师的教育,现在已经在军事、智谋、政务领域表现出极强的天赋,但他性格专横,并不喜欢听取别人的建议,而且对诗词歌赋没有兴趣,和神王有些相似,和约翰差距很大。对于之后的教育,约翰一世倾向于:
1.提升他的修辞和学识水平
2.强化他的特长
3.开始以君王的标准打造他
4.自由成长
3

【萨珊本纪】
另外,长子霍尔米兹德现在28岁了,在棋盘游戏和外交方面颇具才华,次子阿尔达希尔25岁,喜好马术,一天到晚和呼罗珊系的人厮混在一起。沙赫沙对这两位王子:
1.不重用
2.开始送入相适应的职位历练
3.册封为宗王就藩
3

【萨珊本纪】
于是沙赫沙把两位年长的王子册封在胡齐斯坦的王室土地上,授予规模不大但级别很高的爵位,并迫使他俩就藩。这样一来,小库斯洛继位的障碍已被扫除。于是文官开始提议立储。沙赫沙决定:
1.听从,正式确立小库斯洛为王储
2.不急
1

【萨珊本纪】
不久后,赛达再次为你生育了一子,宫廷大喜。不过沙赫沙这几年智谋水平有所提高,忽然意识到自己应该已经超过五年没有放纵过肉欲了,这孩子哪里来的呢?
1.认为是神赐的
2.怀疑有问题,暗中调查
3.怀疑有问题,质问赛达
2

【萨珊本纪】
<可怕的真相>
宦官私下开始调查, 一段时间后,有了新的进展,现在最大的嫌疑就是凭借功绩成为新一代军神的巴赫拉姆。赛达王妃大约在去年开始,就有频繁和进宫讨论军务的巴赫拉姆接触,世人皆知这位大英雄人高马大,又长得英俊,而赛达王妃魅力非凡且欲望充沛,所以不排除后来他俩一直暗中联络的可能性……宦官的这番推测令沙赫沙血压暴涨,于是:
1.质问赛达
2.质问巴赫拉姆
3.隐藏消息,不再追究
4.公布这件事,彻查责任人
2

【萨珊本纪】
<质问巴赫拉姆>
沙赫沙凭借过人的口才,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和质疑。巴赫拉姆立刻意识到,大惊失色,跪下表示绝无此事,并且发誓以后进宫谈事绝不会和王妃有接触。鉴于军神完全不承认有这种情况,沙赫沙打算:
1.那就这样吧
2.怒斥,要求他坦白
3.把巴赫拉姆外调,禁止进入泰西封
3

【萨珊本纪】
<育象技术突破>
巴赫拉姆遭到“放逐”,被迫前往南方军的驻地希拉夫,从此远离了泰西封宫廷政治。
不久后,库斯洛学院传出好消息,经过学院里的哲学家和波西斯的牧人长达十年的合作培育,大象养殖技术出现了技术突破,过去那种低效且缓慢地单独养殖方法被全新的集群畜牧养殖技术取代,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新品种大象的育种成功。这样一来,大规模在波西斯畜养大象就成为可能。大象用途很多,既可以作为阵线突破者投入战争,也能充当王室禁卫仪仗,还可以推动地方生产建设。
对此,沙赫沙批示:
1.用一部分农田扩大大象养殖规模
2.小规模养殖即可
主要用途则是:
1.军用
2.仪仗
3.生产
(可多选)
1+1,3

【萨珊本纪】
<军用战象的兵种细分>
巴斯塔姆带着沙赫沙视察被刚刚送到泰西封的一批军用大象。这些体格庞大的怪物走动的时候可以让大地震颤,周围的马匹骆驼全部惊恐,巴斯塔姆表示大象皮糙肉厚,可以形成规模恐吓效应,在战场上十分凶猛,但具体用途根据历史上的战例看大致分为两类,披重甲的战象和手持巨大长矛的象夫可以成为绝对的正面突破力量,而披轻甲的战象和装配蝎弩的象夫可以成为缓慢移动的蝎弩炮台。沙赫沙决定:
1.大规模武装重甲战象
2.大规模武装轻甲炮象
3.都来点都来点
3

【萨珊本纪】
<哈尼夫运动的扩散>
科威特的大帐那边传来消息,京戴部落的大部分成员已经成为巴林尼拉赫派的信徒,于是京戴首领在578年底的时候放弃多神教而皈依尼拉赫派,并带着族人徒步前往巴林朝圣,参与了尼拉赫派领袖主持的哈尼夫运动。
沙赫沙听闻穆扎科对此的奏报后:
1.大惊,派人前往调查
2.无所谓,只要不叛乱就是好臣民
3.“哈尼夫运动是什么?”
3

【萨珊本纪】
(学识+1)
博学的约翰一世提出了疑问,居然问住了穆扎科。东方牧首亚伦则站出来解释,这是尼拉赫派第三代领袖创立的概念,是尼拉赫派本土化最成功的举措,即把阿拉伯古代异教信仰里对于贤者易卜拉欣的尊崇和马兹达克平等主义构建在一起,把对伊朗造物神扎尔万的独一崇拜叙述称易卜拉欣的虔诚之道,并进一步推广冥想、徒步朝圣、公社成员平等的思潮。
沙赫沙若有所思,决定:
1.派人前往镇压
2.放任发展
3.亲自前往学习一番
3

【萨珊本纪】
沙赫沙一时兴起,打算前往巴林看看,为此采取的方法是:
1.率军前往
2.带着使团前往
3.带着亲信和护卫徒步朝圣过去
2

【萨珊本纪】
<巴林见闻>
等沙赫沙的使团抵达巴林,约翰一世才领略到这里是多么的干旱和贫瘠,烈日炙烤着滨海的礁石和沙地,毫无生机。在一片小型绿洲里,出现了简陋的村镇,一座小型塔楼矗立在十字路口,可以得知这里就是尼拉赫派的圣地镇。
听闻沙赫沙亲自前来视察,尼拉赫派的几个高级信徒前来塔楼下面迎接,但领袖并未出现。不死军长官万达德问缘故,出来迎接的信徒表示,根据他们的信条,君王只是代替扎尔万统治世界的,而他们的领袖是扎尔万的传道人,是高于君主的。万达德大怒,提议他带兵进去把人捉出来,沙赫沙:
1.批准
2.默许
3.阻止
3

【萨珊本纪】
<领袖与国王>
约翰一世阻止了万达德,随后带人进入简陋的传道场,被要求静坐片刻。随后他们的“领袖”从塔楼徐徐走下,此人面色黝黑,但目光坚定,身穿宽大的贝都因长袍。领袖表示,国王肯定不是来入教的,那么,有何贵干。
沙赫沙表示:
1.讨论教义
2.考察你们是不是危险分子
3.你无权得知
1

【萨珊本纪】
沙赫沙亲自出马和领袖辩论教义,双方各有论点,沙赫沙考虑之后决定采用的论点是:
1.君主统治万物
2.君主权力来自天神
3.君主是神之子
4.传教者是低于君主的
5.没有任何人可以越过君主成为神的代言人
6.人生而有贵贱之分
7.认可领袖的理念
(1-6可多选)
1,3,4,5

【萨珊本纪】
沙赫沙挑选的论点十分尖锐,并凭借雄厚的学识,在大半教义辩论中击败了领袖,但在涉及教义核心的问题上,双方的分歧很大。领袖对沙赫沙的博学感到惊讶,但表示只有真心实意认识到自己在真神面前卑微才能成为虔诚的统治者,因此领袖了当地问沙赫沙:“陛下愿意成为独一真神扎尔万的子民么?”
1.不回应,结束考察
2.表示是,并考虑把这一异端扶正
3.表示否,结束考察
4.表示否,决定驱逐这一异端流派
1

【萨珊本纪】
考察完巴林回国的沙赫沙,开始和朝臣讨论这件事的后续。鉴于尼拉赫派在贝都因人里面传播迅速,并开始跨海影响波西斯滨海区域的部分人口。所以琐罗亚斯德教会提议尽快采取措施,避免伊朗的信仰被扰乱,并警告可不能重蹈马兹达克运动的复辙。沙赫沙最终决定:
1.采取措施限制异端势力的发展
2.驱逐异端势力出境
3.通缉异端势力
4.纵容异端势力
5.甚至邀请异端势力进入伊朗腹地活动
4

【萨珊本纪】
<罗马新君>
不久后,西方传来消息,已经陷入疯癫两年的查士丁二世病逝,他的女婿、禁卫军长官、执政官提比略继位,史称提比略二世。
沙赫沙问左右这是不是就是萨珊王室的老朋友,数十年前的那位东方专员,穆扎科表示就是他。提比略成为罗马巴西琉斯之后,可能会在外交方面有新的举动。沙赫沙打算:
1.以静制动
2.主动派人前往君士坦丁堡以庆贺的名义打听消息
2

【萨珊本纪】
派赴君士坦丁堡的使团送信回来,称提比略二世的继位仪式十分简陋,这位新皇帝在接待伊朗使团是还表示,罗马帝国现在穷的揭不开锅,希望老朋友伊朗能否减免部分年赔款。对此,沙赫沙批示的回应是:
1.不作回应,调查情报为主
2.适当减免部分
1

【萨珊本纪】
不久后,伊朗使团回国,他们称在调查罗马军政情报底细的时候被蓝党雇佣的黑帮袭击,随后提比略皇帝派遣卫队救了他们,并以君士坦丁堡治安恶劣把使团礼送回来了,所以他们没有来得及摸查到什么情报。对此,沙赫沙:
1.对罗马治安混乱表示同情
2.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2

【萨珊本纪】
很快,罗马也派遣了外交官抵达泰西封,外交官向沙赫沙哭穷,表示罗马现在没有能力支付剩余的十八年赔款了,希望伊朗能理解。沙赫沙表示:
1.能理解
2.不能理解
3.你们不打算给了么
3

【萨珊本纪】
外交官表示的确不能给了,再给罗马就要叛乱了。大臣们纷纷质问这不就是相当于背弃当年神王和罗马签署的条款了么。外交官再次辩护,称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罗马愿意坚守条款中的其他部分,希望两国能够确保边境和平,世代友谊。对此,贵族们意见很大,主张武力讨取罗马的欠款,甚至是劫掠罗马人的城市。沙赫沙决定:
1.挟此形势恐吓罗马外交官
2.赞同贵族,对罗马开战
3.不宜和罗马撕破脸,这件事暂时先这样
1

【萨珊本纪】
在萨珊君臣的施压下,罗马外交官再次表示,罗马愿意让出阿米达要塞,把整个梯次要塞群全部交给伊朗。对此,沙赫沙:
1.可以接受
2.条件不够
1

【萨珊本纪】
伊朗最终和罗马签署了《泰西封合约》的修订案,即免除罗马后续二十八年的赔款,同时罗马把阿米达交给伊朗统治。
如此一来,名义上的未来国库收支又不平衡了,而且为了巩固对阿米达的控制还需要增加要塞维护开支。沙赫沙考虑再三,认为无非两个办法:
1.开源
2.节流
1

【萨珊本纪】
现在能动用的开源途径无非只有三个:(可多选)
1.增加农牧业税
2.增加手工业者和商人的人头税
3.增加丝绸关税
2,3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第四章完——
公元579年新年,沙赫沙颁布了新的税法,提高工商业者的人头税,并提高了丝绸关税,为此解决豁免罗马后续赔款造成的财政亏损。
神王时代宽松的工商业税率已经成为过去,这似乎是一种宿命的必然——在越发困难的内外形势下不得不如此。但好在沙赫沙凭借稳妥而平衡的手段,尽力维持着第四黄金时代的表面繁荣,而伊朗也度过了这值得珍惜的和平时光。新兴的扎尔万信仰,在尼拉赫派的推动下,正在蓬勃兴起,并在贫瘠的巴林海岸,向已知的世界播撒新思潮的种子。

——地图:西部边界细节——

——地图——
« 上次编辑: 2019-09-17, 周二 14:57:04 由 CJ的黄泉 »

离线 CJ的黄泉

  • Knight
  • ***
  • 帖子数: 382
  • 苹果币: 0
    • http://
Re: 【群录】萨珊本纪
« 回帖 #16 于: 2019-09-19, 周四 11:59:47 »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第五章——
持久的和平让伊朗有能力通过朝堂调控规避风险,但同时也令整个国家的危机感不断下滑。神王扫除马兹达克派,开辟了德赫干土地制度,但时至今日四十余年,大部分德赫干传承两至三代,凭借神王制定的三代传承世袭受保护的法律,在地方形成世袭垄断地位,王室或地方总督赏赐土地给部下,却不能顺利从各地要来土地,而据文官们的汇报情况,沙赫沙敏锐判断出新的无地农民正在出现。对此,沙赫沙:
1.试图打击日益崛起的德赫干,提前结束三代土地世袭制度
2.维持现状,等过了法定的三代传承保护期之后再说
1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通过熟稔的政务能力,立刻判断出基层的实际情况,并决定推动革新。但现在做大的德赫干要么是神王时代有贡献的基层头人,要么是旧贵族衍生势力,都很不好对付。另外,新兴的文官集团中有不少人在自己故乡也是大德赫干。为此,约翰一世打算:
1.颁布法令,限制德赫干占田上限,超出部分必须变卖或充公
2.王室出动武力护送因功受到土地赏赐的人前往拒绝交田的德赫干那里要地
3.先在宫廷里寻求支持者
3

【萨珊本纪】
文官态度不一,一派支持革新土地问题,另一派主张保持王室信誉到第三代结束再说。贵族们更是消极,他们对于现在自然发展的德赫干土地制度很满意,大多反对革新。教会在德赫干问题上基本没有发言权。唯独东方牧首亚伦和他的迦勒底教会积极支持革新,主张从法律层面禁止私人土地世袭和拓展。对此,沙赫沙打算:
1.拉拢部分文官
2.拉拢贵族
3.拉拢祆教祭司
4.拉拢迦勒底教会
(多选)
14

【萨珊本纪】
<叙利亚派系>
大维齐尔穆扎科为首的伊朗文官是反对革新的,但叙利亚籍基督教文官普遍赞同革新,他们和亚伦一道,接受沙赫沙的拉拢。于是,约翰一世很快就在自己身边聚集起来迦勒底教会和基督徒文官,这两拨人的的宫廷点在于都是叙利亚人,作为萨珊开国以来就颇具影响力的文化势力(伊朗书面文字是叙利亚文),这是叙利亚人集团第一次进入伊朗的政治核心。也因此被外部称作“叙利亚派系”
关于德赫干做大的问题,叙利亚派的基本观点是通过王室武力震慑的方式,重新确立一个法律制度,取代尚未到期的神王法律,首先剥夺赛托斯变法中授予德赫干三代世袭的“以王室的名义征税、管理乡村”的权力,并由沙赫沙钦派的牧师进行这一工作,牧师不可世袭,这就避免了权力的累进继承扩大。对此,沙赫沙:
1.采纳,开始研讨细节
2.不认可,担忧会激怒大部分德赫干
1

【萨珊本纪】
<授权与土地兼并>
牧师派遣制度取代德赫干包税制度是一个进步,但熟稔政治的沙赫沙意识到,这本质上只是约束了德赫干代行王室权限,并未根治基层的土地兼并。叙利亚派系的对策是进行基层制衡,由钦派的牧师对抗德赫干,但是否要一次性实现土地再分配呢?沙赫沙打算:
1.还是采用牧师派遣制度的对抗平衡模式就好
2.考虑一步到位从法律上削弱德赫干在基层兼并土地的能力
1

【萨珊本纪】
沙赫沙在和亲信们取得共识之后,决定开始土地制度革新。亚伦力主内调外军,确保武力作为牧师派遣的后盾,但部分叙利亚派系的人担忧这可能引起贵族警觉或者是外敌窥伺。各方意见不一,沙赫沙拍板决定:
1.部分外军内调,协助革新
2.相信国王的权威,暂时不用调动军队
1

【萨珊本纪】
<朝野反对>
土地制度革新法令颁布之后,伊朗国内震动。德赫干普遍存在,涉及面很大,不少中层军官和高层军官自己家都是大德赫干,对此十分抵触。尤其是因为这个新政令完全违背神王颁布的三代世袭权力的旧政令,所以反对者们多以神王善政的名义来抨击。据沙赫沙听说,泰西封已有大批贵族指责亚伦为首的叙利亚派是“奸臣乱国”。大维齐尔穆扎科上书,请求停止冒失的新政令,维持旧的制度到三代以后再作考虑。对此,沙赫沙回应:
1.被迫妥协,停止革新
2.怒斥群臣,力推革新
3.避而不谈,无可奉告
2

【萨珊本纪】
沙赫沙学识渊博,口才极高,一顿怒斥就把群臣逼退,暂时化解了朝堂上的纷争。随着大批叙利亚籍钦派牧首前往基层,首先是麦达因一带,就开始和拒绝交出权力的德赫干产生冲突。
报告上来的文件表明,德赫干们指着神王时代的授权石碑,怒斥钦派牧师是违反律法的,要是搁在神王时代是要被处决的。虽然有一批外军协助牧师们接管权力,但还是因为合法性争议陷入了不知道如何行动的困境里。对此,沙赫沙下令:
1.暂缓革新
2.让亲信万达德带着不死军前往推动革新
若选2,则需要定性这批抗拒者:
1.没有违背律法,剥夺权力之后不予处理
2.违背新律法,全部以叛乱罪名镇压,没收土地
2,2

【萨珊本纪】
通过万达德所率不死军的镇压,一大批抗拒革新的德赫干被逮捕,不仅权力被牧师夺走,而且还失去了土地。王室则打算把这批土地:
1.均分给乡里
2.改为王田,由牧师代为经营
3.贱卖给乡里
1

【萨珊本纪】
麦达因的土地革新初见成效,七城的乡村地图都已经被“革新”,朝堂上暂时没有了反对的声音,但大维齐尔穆扎科请求辞职。对此,沙赫沙:
1.挽留,谈心
2.批准
3.批准,裁撤大维齐尔这一职务
4.批准,由亚伦接任
1

【萨珊本纪】
穆扎科对于沙赫沙的挽留表示感谢,他作为赛托斯的嫡传学徒兼首席助理,这些年亲自操盘伊朗国政,维持改革成果。此次他表示,贸然废除神王律法,会给王室带来巨大的合法性减损,给反对者提供完美的借口和旗号,这看起来是在激进推动革新,实际上在给神王变法掘墓。为此,穆扎科再次请求停止革新,否则依然辞职。对此,沙赫沙:
1.采纳,暂停革新
2.无法交流,革新必须坚持
2

【萨珊本纪】
鉴于麦达因在王室武力背书的情况下,土地革新进展喜人,亚伦等叙利亚派系主张将这一方法复制到各省,逐一推动革新。沙赫沙决定:
1.采纳,逐一推动
2.采纳,而且立刻全国搞起
3.其他各省还是先和平推动,尽量避免动武
3

【萨珊本纪】
(政务+1)
在有了麦达因的前车之鉴后,各省推动变得顺利了许多。胡齐斯坦的德赫干们纷纷主动交出权力,以避免遭受武力镇压,从而保全了土地。很快,中央伊朗各省也开始权力交接。到第二年年底,大部分内地农村的征税和管理权已经被钦派的叙利亚牧首控制,亚伦认为土地革新基本完成。沙赫沙打算:
1.要求各地牧师严格约束德赫干兼并土地的行为
2.暂时先让牧师在基层扎根下来,暂时不推动新的土地法案
2

【萨珊本纪】
<约翰新政>
(去除“均田世官户调制”,解锁“流官牧师钦派制”,去除特质“安于现状”)
叙利亚派系的文官和迦勒底教会的教士们轮番向沙赫沙庆祝革新基本完成,在短短一年半里,这么庞大的工作居然如此快速,大家都将之归功于沙赫沙的魄力和远见。为此,沙赫沙:
1.下令雕刻石碑歌功颂德
2.谦逊一番
3.趁势让叙利亚人大规模进入不死军
2

【萨珊本纪】
就在沙赫沙忙于政务的时候,后宫传来消息,赛达王妃又诞下一子,显而易见,禁欲的沙赫沙不可能临幸过赛达王妃。对此,沙赫沙:
1.下令彻查
2.当做没发生过
3.当做没发生过,但下令处决小孩,软禁王妃
4.派人毒死母子
1

【萨珊本纪】
经过调查,赛达王妃疑似和宫廷的一名守卫私通。沙赫沙决定:
1.处决二人
2.处决守卫,软禁王妃
3.放逐守卫,宽赦王妃
3

【萨珊本纪】
<库斯洛王储>
新年伊始,“好圣孙”库斯洛王储成年,经过多年的教育,他成长为一个全才,既拥有强健的体魄,擅长射箭和马球,而且精通政务工作,还发展出了机敏的心智,可以对宫廷权谋对答如流。唯二的遗憾是库斯洛王储脾气倔,蛮横无理,缺乏包容心,同时完全不屑一顾宗教和文化知识,这一点令高雅多文的约翰一世十分不满。
约翰一世打算这样安排王储:
1.就藩到一个大省去历练
2.直接担任大维齐尔
3.进入不死军系统
4.先进入政务系统历练
5.前往边疆担任中层将领历练
6.留在身边当顾问
5

【萨珊本纪】
<陆地边贸锐减>
文官系统整理了一份报告,指出最近两年来伊朗国库收入中“丝绸关税”一项锐减了二成,其中减少的部分完全是陆路关税的份额,经过文官系统调查,初步确定是因为这两年从突厥流入伊朗的丝绸份额减少了,导致向罗马的出口量变少,关税从而受到影响。对此,沙赫沙决定:
1.正常波动,不要紧
2.派使者前往突厥问询缘故
3.派间谍前往突厥调查
3

【萨珊本纪】
<不知真假的情报>
经过一段时间潜伏,伊朗间谍从河中带回了情报,称近来突厥正在爆发内战,影响了陆地丝绸之路的安全,撒马尔罕的丝绸交易量也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如伊朗的关税降幅那么大,除此之外,再无收获。对此,沙赫沙:
1.无可奈何,立刻研讨开源节流计划
2.派人问责突厥,要求尽快结束内战确保丝路安全
2

【萨珊本纪】
突厥方面委婉回应,表示内战不可控,但他们还是会尽力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除此之外,使团也没有其他情报收获。对于关税减少导致的收支失衡,沙赫沙决定:
1.开源(加税)
2.节流(裁撤)
3.王室铸币掺假
4.敲诈劫掠罗马
2

【萨珊本纪】
既然决定节流,就必须从几个开支大项目里考虑:
1.裁撤部分边军
2.降低军备开支
3.降低不死军待遇
4.裁撤海军
5.削减宗教慈善捐助
5

——约翰一世&第五章完——
公元581年,沙赫沙·约翰一世经过一番政治操作,实现了对神王遗留的不合理的德赫干权力结构的重塑,基本完成了伊朗内地的土地制度革新,虽然这一过程中因为出现了武力讨伐反对者和合法性危机,最终表面上平稳落实革新,为缓和再次抬头的土地矛盾奠定基础。但路上丝绸之路贸易额的减少,却成为了伊朗的一个失血点,为此,萨珊王室不得不停止了宗教慈善捐助,这将给严重依赖这一捐助生存的赤贫阶层带来毁灭性打击。










« 上次编辑: 2019-09-19, 周四 12:07:28 由 CJ的黄泉 »

离线 CJ的黄泉

  • Knight
  • ***
  • 帖子数: 382
  • 苹果币: 0
    • http://
Re: 【群录】萨珊本纪
« 回帖 #17 于: 2019-09-19, 周四 18:51:14 »


萨珊本纪补丁:贝都因部落


——阿拉伯四国——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第六章——
公元583年之后,沙赫沙年龄更长,身体也越发不行,一场寒流就让约翰一世卧床不起。为了以防万一,沙赫沙立刻召回了王储,并开始治疗。各路医生分别开出了自己的药方,沙赫沙最终选择了:
1.传统的伊朗疗法
2.激进的学院疗法
3.保守的东方疗法
4.神秘的印度疗法
3

【萨珊本纪】
沙赫沙的病情得到了抑制,开始进入恢复阶段。期间,坐镇木鹿的东方问题顾问萨哈托发现端倪,似有突厥军队拦截前往伊朗的商队。就此,萨哈托进行了私人调查,结论是突厥人的确在恶意阻拦商人进入伊朗,于是他写了一份报告,将这一情况告知沙赫沙。对此,沙赫沙打算:
1.漠视
2.派遣使者质问突厥
3.暗中陈兵东方,准备报复突厥
2

【萨珊本纪】
派遣外交官之前,沙赫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大部分人无法理解突厥的行为,因为不准商人进入伊朗,那么突厥也无从收取关税, 另外伊朗还每年分突厥一半的垄断关税收入,突厥没理由敌对伊朗啊?对此,沙赫沙认为:
1.这可能是萨哈托的误判
2.突厥恶意制造敌对,想同归于尽
3.突厥另外开辟了直通罗马的贸易路线
3

【萨珊本纪】
(政务+1)
沙赫沙敏锐意识到问题的本质。于是这次派遣去突厥的外交官的任务是:
1.威胁突厥停止对丝绸之路路线的人为干预
2.与突厥交涉恢复旧的丝绸之路路线
3.打听突厥国内情报
4.示弱并麻痹突厥上层
3

【萨珊本纪】
派出外交官之后,沙赫沙:
1.等待消息
2.立刻集结军队到东方
1

【萨珊本纪】
两个半月后,派赴遥远东方的使团归来,他们掌握了两处情报:
其一,突厥本部似已分裂,目前与伊朗接壤之西突厥和更东方赛里斯北境的突厥本部敌对
其二,突厥主力不在河中
对此,沙赫沙决定:
1.立刻集结大军东征
2.大军集结东方,东方边境部队率先发动袭击
3.只动用东方边境的五万人发动攻势
4.再等等
2


【萨珊本纪】
关于此次战役的最高指挥权:
1.交于东方大元帅凯伦
2.御驾亲征
3.抽调西方大元帅巴斯塔姆
4.抽调南方大元帅巴赫拉姆
5.抽调北方大元帅沙普尔
2

【萨珊本纪】
<御驾亲征>
这是约翰一世第一次亲自领兵,从前都是父皇征战沙场,自己坐镇后方。随军出征一路要骑马颠簸,对于大病初愈且身体本就不过硬,而且上了年龄的约翰一世来说压力很大。为此,万达德建议给沙赫沙制作一个巨大的马车,减缓行军困难,不过可能导致行军速度有所减缓。
1.这样好
2.坚持骑马,快速行军
1

【萨珊本纪】
<东方战役>
东方传来消息,萨哈托和凯伦率军从木鹿出击,袭扰巴克特里亚,正在和当地的突厥人作战,但效果并不好,只劫掠了几个村庄,野战中还差点被敌人击败,现在暂时退还了木鹿。对此,沙赫沙批示:
1.持续袭扰,制造压力
2.保全势力,等待主力
2

【萨珊本纪】
583年9月,伊朗主力抵达木鹿,凯伦和萨哈托汇报情况:巴克特里亚有突厥和仆从国守军合计四万,河中情况未知,尚无突厥主力情报。
伊军在木鹿聚集了十一万兵力,其中重骑兵一万五,战象一百头,轻骑兵三万,步兵六万五。后勤辎重动用的民夫和商帮超过二十万人,以确保远征顺利。鉴于此,沙赫沙下令:
1.大军完全进攻巴克特里亚
2.分兵进入河中骚扰,主力进攻巴克特里亚
3.分兵四万牵制巴克特里亚,主力进攻河中
4.等待突厥主力的消息
2

【萨珊本纪】
<巴克特里亚攻势>
沙赫沙分兵数千骑兵北上萨亚特,进入河中袭扰侦查。主力向东进入巴克特里亚。第一座遭遇的城市就是安德胡伊,这是个小型要塞,守军八千,但据凯伦说不是那么容易被攻克。沙赫沙决定:
1.准备器械强攻
2.分兵围住,直奔巴尔赫(蓝氏城)
2

【萨珊本纪】
伊军主力绕过安德胡伊、希比尔甘,压到嚈哒旧都巴尔赫城下。突厥的吐火罗叶护结利设率领二万多军坚守城中。结利设在城头怒骂伊朗背信弃义,背刺盟友,罪恶深重,天理不容,伊军愤慨,情绪激动。沙赫沙决定:
1.不予理睬
2.亲自撰写驳斥文,明日派人喊过去
2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怒斥结利设>
(外交+1)
沙赫沙亲自上阵,以深厚的学识功底,辅以顶级的罗马修辞学水平,连珠炮式地把突厥拦截商路、暗中破坏伊朗、派遣间谍刺探情报等事接连抖出,令结利设一时语塞,竟昏厥过去。伊军士气大振。
随后伊军开始围城。匠人表示基础攻城武器五天内齐备,大型攻城武器需要二十天以上。沙赫沙决定:
1.小型器械好了就发动进攻
2.等大型器械好了发动进攻
3.只围着,不攻打
2

【萨珊本纪】
<可疑行踪>
正在大军围困巴尔赫时,进入河中的侦查先锋传回信息,称发现数万突厥主力出现在拔汗那(费尔干纳),推测如果是步骑混合,快速行军可以在十五天内抵达巴克特里亚。对此,沙赫沙下令:
1.侦查部队迫近侦查敌情
2.侦查部队撤回巴克特里亚汇合
主力部队则打算:
1.继续围困巴尔赫,争取攻城武器好了猛打一波
2.立刻用小型武器发动攻势
3.解围,北上到阿姆河重要渡口处扎营备战
1,1

【萨珊本纪】
正在我军围困巴尔赫二十多天,大型器械即将完备,发动攻势的前夕,斥候报告称近三万突厥轻骑兵大举渡过阿姆河,直奔着安德胡伊而去。那里有我军滞留的一万围困牵制部队,情况危急。河中的数千侦查骑兵下落不明。对此,沙赫沙下令:
1.主力撤回安德胡伊,以防补给线被掐断
2.不管,直接攻城
3.分出所有轻骑兵前往安德胡伊保护补给线
3

【萨珊本纪】
<安德胡伊的惨胜>
年轻的凯伦亲率两万多轻骑兵出击,前往安德胡伊和突厥轻骑兵正面作战。据报,伊军轻骑兵在人少稍微少于对面的情况下,配合少许围城部队的协助,在骑射和冲锋阶段都处于劣势,且凯伦身负重伤,但最终在损失三千多人的情况下,驱逐突厥轻骑兵,杀敌一千七。确保了补给线安全。
随后,斥候发现突厥人依然在阿姆河北侧活动,未有远离。大型器械已经准备完毕。沙赫沙下令:
1.立刻进攻巴尔赫
2.暂缓攻势,警惕突厥人意图
1

【萨珊本纪】
伊军最终只在一处塔楼取得立足点,但还是未能突破进入,险些被反推回来,敌军开始朝着这个缺口蜂拥,沙赫沙下令:
1.不计代价,扩大这个缺口的攻势
2.撤下人,朝着缺口处集火杀敌
1

【萨珊本纪】
<巴尔赫攻坚战>
“轰!”
随着巴尔赫城楼的坍塌,伊军如潮水般涌入,并击败了试图堵住缺口的敌军,随后巷战爆发。另据斥候报告,部分敌军试图从一些伊军兵力减弱的缺口突围逃走。对此,沙赫沙下令:
1.截击,完全歼灭敌军
2.优先压制城市要紧
2


【萨珊本纪】
伊军顺利压制巴尔赫,但至少有超过六千人的敌人从北门突围而走,战后未发现结利设的本队人马。守城的一万巴克特里亚仆从军投降。对此,沙赫沙:
1.全部收编随主力行动
2.遣散
3.就地作为蓝氏城守军
4.坑杀
3

【萨珊本纪】
<巴克特里亚招抚行动>
随着伊军拿下蓝氏城,巴克特里亚首府已定,其余诸城镇的易手只是时间问题。根据萨哈托随军提供的资料和建议,巴克特里亚人在文化上属于大雅利安的东伊朗系,与萨珊王室统治的西伊朗族群略有不同,但语言相类,血缘相近,但其长期处于贵霜、寄多罗、嚈哒、突厥统治之下,制度、宗教与伊朗大相径庭,真要统治起来却要需要费些功夫。对此,沙赫沙打算:
1.暂时军管,优先应付战争
2.直接派遣文官治理,制度与内地一样
3.召见巴克特里亚土酋,全权委任统治
3


【萨珊本纪】
<布局>
拿下巴尔赫并招抚巴克特里亚土酋之后,约翰一世和诸将又开始谋划下一步军事行动。据悉,伊军正在逐步压制安德胡伊和希比尔甘,补给线基本畅通。突厥主力有超过七万兵力分布在阿姆河北高尔达克附近。伊军主力九万人在巴尔赫。
根据萨哈托的说法,从巴尔赫北上泰尔梅兹,可以继续向北前往巴达克山脉中间的一处豁口,即“铁门关”,然后绕道到河中腹地的渴石,切断突厥的后路。对此,将军们意见不一,大部分人担心贸然奔走铁门关,可能导致己方后路和补给被断,但萨哈托认为可以分兵出击。最终,沙赫沙拿主意:
1.力求稳妥,静候突厥行动
2.力求适宜,主动前往高尔达克一带决战
3.力求保守,退还安德胡伊,做好撤回木鹿的准备
4.冒险,小股兵力留守巴尔赫做疑兵,主力奔袭铁门关
5.冒险,分兵过半奔袭铁门关
4

【萨珊本纪】
<铁门关>
沙赫沙亲率八万伊军主力抵达铁门关不远处的丘陵地带,这里隶属巴达克山脉,地形复杂崎岖,大军通行费时费力。尤其是对于重型器械而言更是如此。萨哈托悲伤地表示应该丢弃或者撤掉随军攻城大队和兵器。对此,沙赫沙决定:
1.采纳,迅速袭击铁门关
2.为了速攻铁门关,必须携带重型武器
1

【萨珊本纪】
<攻克铁门关>
伊军急行军到铁门,速攻,一举拿下,歼灭掉以轻心的守军二千人。通过抓到的俘虏,问询得知突厥目前在河中腹地未布置大军,主力基本都在高尔达克,且依赖补给。对此,沙赫沙下令:
1.据守铁门一带崇山峻岭,诱导突厥来攻
2.立刻从铁门杀出,直扑河中腹地撒马尔罕
3.立刻从铁门杀出,攻占渴石,切断敌军后路
3

【萨珊本纪】
伊军火速开赴渴石,立刻把这座小城市团团围住,粟特守军见势不妙,派人私通,表示只要不攻城,他们就不出来捣乱,会作壁上观。对此,沙赫沙:
1.订立密约,相信他们
2.不信,要求他们立刻投降
3.不信,立刻发动攻城
4.不信,分兵数千监视他们,主力在城外高地扎营
2

【萨珊本纪】
谈判破裂,粟特方面因为各种理由拒绝投降,于是伊军被迫分兵数千盯住守军,主力在城外扎营。随后沙赫沙在将军们的建议下,派遣骑兵分路出击,掐断了可能的所有补给线,所获颇丰。
期间,斥候发现高尔达克的突厥主力开始行动,他们调整姿态,徐徐南下,从路线推测可能是要大举入侵巴克特里亚或者木鹿地区!对此,沙赫沙:
1.静静观察, 岿然不动
2.立刻开拔南下谋求决战,防止己方补给被断
3.换家,大举北上河中腹地劫掠
1

【萨珊本纪】
伊军不动,数日后,斥候再报,突厥主力回到了高尔达克,同时有骑兵沿着阿姆河朔流而上,向东推进。萨哈托认为是突厥企图切断我军从巴尔赫-泰尔梅兹-铁门的补给线,主张出动轻骑兵保护补给线。凯伦以上次骑兵对战的经验,认为必须出动部分重骑兵才行。但萨哈托担心重骑兵不够了,影响决战。沙赫沙下令:
1.轻骑兵保护补给线足够了
2.出动部分重骑兵和全部轻骑兵
3.直接开赴高尔达克决战
2


【萨珊本纪】
凯伦率领骑兵对补给线的保护取得成果,基本驱逐了突厥人的袭扰部队。随后,斥候发现突厥主力顺着阿姆河向下游的萨亚特快速推进。沙赫沙下令:
1.岿然不动
2.分兵过半前往布哈拉掐断退路
3.开拔前往截击
4.趁势南下控制高尔达克
3

【萨珊本纪】
 <阿姆河北岸会战>
伊军快速机动,赶在突厥之前堵在阿姆河北岸的大道上,随后不久就和突厥主力遭遇,双方都摆开阵势,准备决战。
据斥候观察,突厥全军有六到七万人,战马颇多,骑兵少说也有二万。伊军目前还有主力九万,其中重骑兵一万五,轻骑兵二万,步兵五万,德莱木重步兵四千,另外有战象一百头。
就此,在传统的三列两翼阵型基础上,沙赫沙下令
重骑兵布置在:
1.后备队
2.左翼
3.右翼
4.两翼均摊
5.混编进入正面的步兵阵列
德莱木重步兵:
1.后备队
2.混编进入正面的步兵阵列
3.中央阵列的先锋位置
战象布置在:
1.后备队
2.两翼均摊
3.左翼
4.右翼
5.混编到步兵阵列里
6.中央阵列先锋
3,1,1

【萨珊本纪】
两军布置完毕,翌日,战事开始。
突厥军的步兵岿然不动,只是出动了轻骑兵来进行蜂群袭扰。沙赫沙下令:
1.轻骑兵也发动蜂群袭扰,配合步弓手还击
2.轻骑兵前往驱逐,步兵大阵开始推进
1

【萨珊本纪】
突厥人的蜂群攻势对伊军造成了一定杀伤,但突厥的轻骑兵遭到了伊军步兵弓箭手和轻骑兵的协同反击,损失也不小。反复三轮袭扰之后,突厥暂缓了攻势,并突然开始步兵推进,两翼都有少许骑兵伴行。沙赫沙下令:
1.撤回骑兵,保持固定阵型,弓箭对射即可
2.出动轻骑兵到阵前袭扰突厥军
3.全军推进,对顶,轻骑兵伴行两翼
4.全军推进,对顶,轻骑兵前倾袭扰
1

【萨珊本纪】
<左前方的铁洪流>
斥候报告,伊军左前方,也即突厥右翼外围,有上万重骑兵奔涌而来,直扑伊军左翼的轻骑兵、步兵队列。由于移速很快,推测即将和伊军接战。沙赫沙下令:
1.出动后备重步兵前往左翼
2.出动后备战象前往左翼
3.出动后备重步兵和战象一起前往左翼
4.不出动后备
3

【萨珊本纪】
萨哈托一把年纪,亲率象队象和重步兵朝着左翼出发。沙赫沙看着战象驮着巨大的蝎弩离开后备队列,对右翼伴行的一万五重骑兵下令:
1.维持现状
2.平移前往左翼助战
3.立刻发动奔袭打击突厥左翼
3

【萨珊本纪】
<史诗级大捷>
伊军有如神助,在左翼连连取得突破性进展,德莱木人的擅自冲锋反而给了战象扰乱突厥骑兵的机会,突厥战马被战象恐慌之后,德莱木人趁乱砍杀军马,又给蝎弩提供了发挥的舞台。萨哈托身先士卒,操纵蝎弩击毙带头冲锋的突厥达头可汗。随后突厥军大乱,争相溃退。
沙赫沙观察到,从右翼发动冲锋的伊朗不死军、呼罗珊铁骑一马当先,迅速击溃了突厥步兵的左翼,并正在席卷突厥阵列。随着突厥主力骑兵逃亡,步兵全部停止抵抗投降。沙赫沙下令:
1.缴械,收编
2.缴械,遣散
3.全部坑杀
1

【萨珊本纪】
(军事+1,获得特质“象王”)
将近二万粟特、拔汗那、巴克特里亚混编步兵被沙赫沙收编,伊军正式取胜,己方步兵损失八千人,德莱木重步兵损失过半,轻骑兵损失五千。击毙达头可汗在内突厥重骑兵三千,轻骑兵七千,步兵上万。
随后,伊军进入萨亚特,该城的粟特城主诛杀突厥监军,投降。沙赫沙:
1.任命随军功勋成为城主
2.保留此人城主地位
2

【萨珊本纪】
萨亚特归顺。
随后,各部大将都主张大举进军河中腹地,给所有粟特人传达一个信号,诱导他们主动投降。正当大家欣喜若狂的时候,后方传来紧急消息——来自泰西封的信使,称罗马人在大约一个月前突然集结大军到伊朗边界,留守的王后和王储让他送信过来。
由于不知道罗马人的意图,而且伊军主力都在河中,沙赫沙打算:
1.主力立刻撤回国内,试图传檄而定河中
2.必须先主力开赴撒马尔罕,确保东方战事结束才行
2

【萨珊本纪】
<撒马尔罕>
十天内,伊军抵达撒马尔罕——河中的首府城市。当地土酋纷纷响应,打开城门投降,效忠沙赫沙。由此可以确保河中大部分区域的归顺,包括渴石和布哈拉也已经宣布效忠伊朗。粟特有关人士称,突厥主力已经东走,极可能是前往了龟兹一带的大帐。沙赫沙问龟兹在哪,粟特人讲解,大约从撒马尔罕往东一千三百公里,中间需要穿过拔汗那(费尔干纳)和疏勒(喀什噶尔),还要翻过帕米尔高原。不过情报显示,从河中再往东不论是进入赭石还是拔汗那,当地都有大量突厥领主统治,并非粟特核心区。此外,阿姆河下游还有高度自治的花拉子模。对此,沙赫沙决定:
1.立刻招抚河中,准备回国
2.继续东征进入拔汗那
3.继续顺流而下攻打花拉子模
1

【萨珊本纪】
<河中招抚行动>
河中乃指的是泽拉夫尚河与阿姆河之间的区域,以渴石、布哈拉、撒马尔罕、纳沃伊、吉扎克五座城市为主,盘踞丝绸之路要道,商贸繁荣,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目前此地所有城市和村镇都效忠伊朗,但全部由本地土酋统治,至于如何在政治上进行后续招抚,沙赫沙决定:
1.城邦村镇自治,不设最高行政长官
2.设置世袭的河中沙,用来逐步建立伊朗贵族和当地人的封建效忠关系
3.设置不可世袭的河中总督,主要协调各城邦和村镇的关系
2

【萨珊本纪】
<河中沙>
就世袭的河中沙的人选,沙赫沙选择了:
1.居功至伟的老臣,东方专家萨哈托
2.迁徙凯伦家族至此赴任
3.萨珊王室亲族
4.呼罗珊系军功贵族
5.本地土酋中影响力较大者
1

【萨珊本纪】
(解锁“河中沙-萨哈托家族”)
随后是军事防务问题,突厥势力和其他敌对势力环伺河中,有几种方案可供选择。
1.东方军撤回呼罗珊,协调呼罗珊、河中、巴克特里亚三方,河中由本地人自行筹备防御力量
2.分一半东方军驻扎河中,另一半回呼罗珊
3.东方军驻地前移至河中
2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第六章完——
公元585年,不被人在军事上看好的约翰一世亲率大军东征,趁着突厥内乱势力削弱的时机,击败突厥,击毙达头可汗,全取河中和巴克特里亚,重振伊朗国威,恢复伊朗(Eranshahar)东方疆域到太祖太宗时代的版图,粟特与巴克特里亚土酋归顺之后,伊军在阿姆河立碑为沙赫沙歌颂功绩。
另一方面,失去叶护可汗之后的突厥群龙无首,无人出来和伊朗议和,于是沙赫沙也就顺势任命了河中沙,重建东方行政秩序,随后因罗马的军事行动,大举回国。


——伊朗东方新边界——
« 上次编辑: 2019-09-20, 周五 12:43:12 由 CJ的黄泉 »

离线 CJ的黄泉

  • Knight
  • ***
  • 帖子数: 382
  • 苹果币: 0
    • http://
Re: 【群录】萨珊本纪
« 回帖 #18 于: 2019-09-21, 周六 23:00:28 »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第七章——
公元586年初,沙赫沙带着主力大军返回了泰西封,从东方边疆到王畿的漫漫征途,颠簸而且令人疲倦,加上军旅奔波,约翰一世染上了恶疾。
阿巴耶斯坦的紧急情况并未缓解,但几个月来罗马人并未发动突袭战争,也没有外交方面的强硬表态,对上美索不达米亚增派兵力的行为并无任何后续和官方解释。萨珊宫廷开始讨论罗马问题,沙赫沙拖着病体作出决策:
1.频繁派遣外交官和罗马沟通交涉,问清楚缘由
2.派遣外交官稳住罗马,实则把主力开赴阿巴耶斯坦前线对顶
3.直接让凯旋之师开赴阿巴耶斯坦突袭罗马
1

【萨珊本纪】
经过反复的外交交涉,罗马方面回应称这是例行军事换防。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情报。约翰一世:
1.倾向于局势安全,维持现有国防体系
2.倾向于罗马可能发难,集结大部分兵力前往西部
1

【萨珊本纪】
于是阿巴耶斯坦的边境局势暂且搁置着,沙赫沙专注于休息和处理棘手的问题。
约翰一世获悉,自己远征东方期间,赛达又和人不清不楚了,对此,沙赫沙已经深恶痛绝,于是决定:
1.无所谓了
2.处决所有牵涉其中的男方
3.处决男方,同时囚禁赛达
4.处决男方,同时放逐赛达
5.处决男方,同时处决赛达
3

【萨珊本纪】
 贾斯蒂娜太后病逝于贡德沙普尔,享年79岁。她留下遗嘱,希望按照基督教原则埋葬,而非祆教传统的天葬,同时要把一部分信物发往君士坦丁堡安葬。王室成员自从开国以来,一律天葬,这是传统,对此,沙赫沙:
1.还是遵循传统
2.坚持对太后执行基督教葬礼
2

【萨珊本纪】
<病重>
妥善处理完太后的葬礼和遗嘱之后,沙赫沙病情加重,一连出现三个新症状,来势凶猛。各路御医都认为形势险恶,沙赫沙还有意识,但体温极高,虚弱无力,约翰一世决定:
1.立刻进行抢救性激进治疗
2.让王储监国,自己听天由命
3.退位
1

【萨珊本纪】
听说沙赫沙病重,各地总督来信请求赴王畿探望。对此沙赫沙批示:
1.允许
2.禁止
2

【萨珊本纪】
西方边境传来消息,罗马“换防”之后,又把过多的兵力从阿巴耶斯坦撤了下来。几乎同一时间,国书抵达泰西封,“萨珊王室的老朋友”巴西琉斯·提比略二世去世,继承人是他的女婿、禁卫军长莫里斯,史称莫里斯一世。
对此,沙赫沙:
1.派遣规模庞大的代表团高调纪念,意图修复关系
2.常规吊唁即可
3.不吊唁,表示鄙视
1

【萨珊本纪】
<外交新局面>
莫里斯一世对伊朗伸出的橄榄枝积极回应,立刻派遣了代表团来到泰西封磋商。罗马方面表示愿意彻底终结和伊朗的“世代敌对”,勘定疆界并签署长期和平协议,互相派遣人质进行约束,互相承认对方的霸权,尤其是罗马会承认伊朗对丝绸之路的完全控制,但伊朗也需要承认幼发拉底河以西的所有土地永远属于罗马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土。对此,沙赫沙:
1.欣然签署
2.略有商榷(自定义)
1

【萨珊本纪】
(去除“566合约”解锁“586合约”)
《AD586和平协议》一经签署,就引起了轰动,这次在名义上,彻底终结了伊朗和罗马多年的敌对状态,约翰一世和莫里斯一世的务实主义外交理念功不可没。之后,罗马特使团邀请约翰一世择日再访君士坦丁堡,并承诺可能的话,莫里斯一世也会访问泰西封。对此,沙赫沙:
1.礼仪性不置可否
2.婉拒
3.欣然应允
3

【萨珊本纪】
既然答应了罗马人,沙赫沙就要说好启程的日子,罗马方面也好做准备迎接。
1.一个月内
2.跟着使者一起出发
3.一年后吧
4病好了就走
1

【萨珊本纪】
沙赫沙意见已决,众臣拦也拦不住,罗马方面表态会尽快做好迎接工作。随后,约翰一世开始考虑访问罗马期间的伊朗国政问题,以及是否要带上王储。
1.带上王储
2.不带王储
若不带王储则:
1.让王储监国
2.退位并让王储直接继位
2,2

【萨珊本纪】
<约翰>
沙赫沙决定好一切之后,隔绝自己和外人,静下心来思考,对于此次古稀之年难得的出访,约翰一世:
1.像一个冒险者那样
2.像一个学者那样
3.像一个征服者那样
4.像一个君王那样
5.像一个朝圣的基督徒那样
5

【萨珊本纪】
<安条克>
虔诚的朝圣者约翰带着使团,其中包括贴身近卫万达德,随团东方牧首亚伦等人,抵达了罗马的东方之都安条克。博学的约翰知道,安条克建城已有860年,为史书中记载的古代马其顿人兴建,早期为叙利亚王国的首都,之后一直作为罗马东方行省的首府至今。此地又是基督教的圣地,有大牧首进驻,也有圣人遗骨保存。
约翰一世受到了罗马方面的热情招待,约翰打算:
1.稍作休息,走海路快速抵达君士坦丁堡
2.稍作休息,走陆路前往安纳托利亚
3.就地朝圣游览
3

【萨珊本纪】
约翰在安条克大教堂朝拜时,本地的安条克牧首就神学问题对伊朗使团进行挑衅,意思是伊朗的基督教是野路子异端,不入流。对此,约翰:
1.不予理解
2.让亚伦与之辩论
3.亲自辩论
3

【萨珊本纪】
约翰未能驳过安条克牧首,导致伊朗的景教受到侮辱,大教堂的访问结果不理想。随后约翰决定:
1.走访本地图书馆,研究古代叙利亚王国历史
2.海路出发
3.陆路出发
1

【萨珊本纪】
<安条克图书馆>
安条克图书馆藏书不少,种类多,但大部分都是关于古代叙利亚基督徒事业的,少部分有关古代叙利亚王国,约翰考虑之后决定:
1.学习古代圣徒
2.考察古代历史
1

【萨珊本纪】
安条克最著名的圣东尼,曾经为耶稣祈福,并奔波在叙利亚各处,他最广为人知的事迹就是不辞辛劳的传教,他的事迹主要流传在罗马帝国统治初期,有很多故事的细节值得挖掘(学识+1)
离开图书馆时,约翰在门口注意到一个看起来很穷困的小伙子,他目光炯炯有神地盯着图书馆外面的壁画,似乎对里面的学问充满渴望,但安条克图书馆并不允许奴隶和穷人进入。约翰:
1.没管他
2.诈称这个小伙子是自己的仆从,带进去看书
2

【萨珊本纪】
<偶遇和讲解>
约翰带着年轻人进入了图书馆,年轻人一开始感兴趣的是圣徒故事,但随后又对古代叙利亚王国历史产生兴趣。当他翻阅到“伊斯坎达尔东征”的章节时,向你表露出一个年轻人对伊斯坎达尔传奇故事的敬佩,熟知这段历史始末的你,对这个年轻人:
1.未做多余讲解
2.进一步赞许伊斯坎达尔的冒险英雄主义才是真正的霸道
3.驳斥书中言论,提出伊斯坎达尔是对波斯乃至东方进行屠戮和破坏的魔王
3

【萨珊本纪】
约翰耐心地为这个偶遇的年轻人讲解历史,把伊斯坎达尔的征服行动批判了一番,又以博学的知识对他解说了部分圣经内容。时间过得很快,到了黄昏时约翰的使团离开了图书馆,年轻人向约翰鞠躬致谢,并在看到约翰有相当规模的护卫之后,请教约翰是哪里的贵族或者富商,方便他赚了钱以后造访或者报恩。
1.“一个普通的朝圣者”
2.“出生于泰西封的景教徒”
3.“沙赫沙”
3

【萨珊本纪】
年轻人听到约翰说出“沙赫沙”之后,十分震撼,似乎一时间不敢相信。这时候,街角那头过来一群商人,喊着谁的名字。年轻人连忙转头答应,然后下跪再次致谢。然后转身朝着街角的商队那边跑去。约翰追问了一声年轻人怎么称呼,只听到年轻人自信地转头回复:“麦加的古莱氏,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
当晚,约翰回见安条克市长,商议后续行程。万达德力劝约翰回家,以防不测。约翰决定:
1.返回泰西封,提前结束出访
2.走海路前往君士坦丁堡
3.沿着陆路边走边看
2

【萨珊本纪】
<Nova Rome>
海上旅途颠簸难受,约翰险些因为晕船而病情加重,但好在坚持到了君士坦丁堡。船队在金角湾停泊,巴西琉斯派遣的代表团已经在港口迎接。普世牧首亲自来了,为传说中的东方圣人王约翰祝福,并问到:“约翰王,阔别将近五十年的新罗马,可还有旧日的感觉?”
1.“一切都好”
2.“变的更好了”
3.“似乎萧条了一些”
4.“罗马依旧,却不见当年人物”
4

【萨珊本纪】
约翰受邀前往皇宫,约翰则:
1.欣然前往
2.要先去看看记忆中的赛马场和大教堂
1

【萨珊本纪】
<莫里斯一世>
约翰在皇宫见到了莫里斯一世,这是罗马和伊朗两国君主历史上第二次的继位之后当面会晤(第一次是太宗在埃德萨活捉罗马皇帝瓦勒良一世)
莫里斯比约翰年轻12岁,所以对约翰多有照顾,礼仪上都很周全。安顿妥当后,莫里斯提出和约翰讨论时局。约翰:
1.接受
2.以已经退位婉拒
3.提出讨论神学
1

【萨珊本纪】
<论时局>
莫里斯一世直性子,率先发表言论,他认为当前的世界正走向全面衰落,他以罗马为例子,提出蛮族入侵的力度越来越大,新一轮民族迁徙浪潮已经爆发,罗马或者伊朗这种文明大国正处在十字路口。对此,约翰:
1.以突厥西迁的情况表示赞同
2.以亲征河中成功的例子反驳
1

【萨珊本纪】
<论宗教>
莫里斯一世和约翰一世取得共识。
之后关于宗教问题,莫里斯再次一筹莫展,他表示现阶段发展数百年的基督教已经日趋复杂,信徒规模庞大,地域分布广阔,导致教义分歧越来越大,异端教派层出不穷,仅罗马境内,基督教党同伐异的内讧已经愈演愈烈,进而影响到行政。旁边的普世牧首咳嗽了一下,似乎在提醒什么,莫里斯未予理睬,问约翰的想法。
1.以伊朗多元宗教共存,兼容并蓄的现状反驳
2.以伊朗马兹达克、扎尔万异端频发情况赞同
1

【萨珊本纪】
<论经济>
两人的宗教世界观并不一样。
随后莫里斯又在经济问题上发出感慨,因为局势的变动,罗马的南方航路完全衰败,草原商路还未彻底繁荣起来就又萎靡不振,国防开支巨大而战线广阔,庞大的文官体系和教会集团需要供养,可以说君士坦丁堡的财政是入不敷出。约翰表示:
1.伊朗坐拥全部丝绸之路,聚沙成金,富得流油
2.局势艰难,伊朗也穷的揭不开锅
2

【萨珊本纪】
<论英雄>
两人意见再次靠拢。
随后莫里斯聊到了古代的英雄人物,不论罗马伊朗,还是其他古代文明的。莫里斯认为伊斯坎达尔和汉尼拔都不算大英雄,因为他们没有处理好国家的困难,只是一味的军事征服,反而制造了很多问题,他认为西方的戴克里先是大英雄,结束了百年乱世,重塑了一个秩序,兢兢业业,甚至要比君士坦丁、查士丁尼、奥古斯都更强。对此,约翰:
1.以伊朗先祖中的务实者福泽后世而赞同
2.以伊朗先祖中的征服者威名远播而反驳
1

【萨珊本纪】
<论未来>
双方意见出奇一致。
最后,莫里斯为约翰倒上一杯西西里产的葡萄美酒,约翰拿出随行携带的巴比伦椰枣当甜品。莫里斯谨慎地发问,当英雄人物都逐渐死去之后,罗马和伊朗,谁才能走到最后?
1.罗马
2.伊朗
3.不知道
3

【萨珊本纪】
<论萨珊>
莫里斯哈哈大笑,表示赞同,毕竟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莫里斯转而表示,听说约翰出国前提前退位给了王储,于是他表示,约翰王这是回不去伊朗了啊。约翰:
1.是的
2.我只要身体允许,为什么回不去
1

【萨珊本纪】
<莫里斯的盛情>
莫里斯见约翰如此坦诚,于是开诚布公地表示,罗马会提供最好的待遇给约翰王,并帮助约翰王治疗恶疾,这里以后就是约翰王的家,不,应该说这里本来就是约翰王的家,欢迎回到你外祖父曾经统治过的伟大帝国。约翰也欣然回以感谢。
之后,约翰一世:
1.住在永恒之城君士坦丁堡,著书立说
2.隐居到外祖父的故乡,色雷斯某处村庄
3.遍览名山大川
1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第七章完——
公元587年,出访罗马的约翰王正式定居君士坦丁堡,成为莫里斯一世的顾问,并在帝王花苑里居住,著书立说,撰写有关伊朗景教事业的书籍,并对自己经历的历史事件进行记述,期间得到了罗马史学家的帮助。
因为约翰一世出访前就已经退位,所以当年泰西封朝廷就彻底以新君库斯洛二世执政。
公元589年初,约翰病逝于君士坦丁堡,享年63岁,根据遗嘱,安葬于圣索菲亚大教堂地下墓穴中,与查士丁尼家族隶属同一墓地群。

【萨珊本纪】
——约翰一世&总评——
景教沙、学者沙、哲人王、诗人王、河中征服者、东方基督教庇护者、约翰王,这些都是不同地域的人对已故的伊朗沙赫沙约翰一世的评价。
不同于被所有世界共同评价为“神王”的其父库斯洛一世,约翰一世的人生充满曲折和妥协,和神王近乎天赐之子的传奇经历相比,他更像是个凡人君主,但是其中的佼佼者。
约翰作为查士丁尼的外孙,从小被按照帝国官僚而培养,缺乏武德且信奉基督教令他受伊朗贵族子弟鄙视,成年后长达二十五年为神王库斯洛一世担任秘书或者助手的角色,几次监国的经历为他提升了人望。功成名就的库斯洛一世隐退之后,年逾四十的约翰才迟迟继位。在位二十年内,先后抚平宗教冲突、削除外藩、革新土地制度、打压德赫干势力、强化中央集权、调节收支以应付日益窘迫的财政、亲征河中并击毙达头叶护可汗、与罗马签署长期和平协议、晚年退位客居君士坦丁堡。
约翰一世的人生平淡中涌现着功业,他终究在历史的岔路口捍卫了伊朗来之不易的第四黄金时代,并给岁月镀金,留待后人,关于他轻视祆教而信奉基督教的行为,终究会令他被伊朗传统社会反感,并被拿来和尊奉祆教的神王作比较,但那已经和约翰一世无关。

谥号:景,庙号:毅,景宗毅皇帝。





« 上次编辑: 2019-09-21, 周六 23:03:01 由 CJ的黄泉 »

离线 Leorarity

  • Peasant
  • 帖子数: 19
  • 苹果币: 0
Re: 【群录】萨珊本纪
« 回帖 #19 于: 2019-09-24, 周二 01:12:32 »
——库斯洛二世&第一章——
公元587年5月,随着沙赫沙·约翰一世退位,并出走罗马进行国事访问,王储库斯洛提前继位,史称“库斯洛二世”。
根据流程,库斯洛二世需要进行圣火点燃仪式,然后向阿胡拉马兹达讨要新的王冠,才能成为正式的“沙赫沙”,这其实是背后一整套政治活动和博弈。不同于异教信仰的乃父,库斯洛二世是正统祆教徒,深受教会和贵族支持。
库斯洛二世在仪式之前:
1.闭门谢客
2.重点召见了势力很大的叙利亚派系
3.重点召见了军队里颇有声望的呼罗珊派系
4.重点召见了最庞大的传统势力波斯、帕提亚派系
5.重点召见了祆教教会
2

【萨珊本纪】
大维齐尔·提尔,来自辛贾尔的叙利亚富商,因富有才华被前东方牧首亚伦举荐,而成为替代出走的亚伦的大维齐尔,是现在叙利亚派系的领袖,他和一众文官前来拜谒库斯洛二世。在接受一番赞颂和吹嘘之后,库斯洛二世对他们:
1.表示十分信任,并确保会继续重用他们
2.建议他们主动辞退
3.普通寒暄,其实给外部释放一个信号而已
3

【萨珊本纪】
之后,库斯洛二世开始谋划一些事情,现在的太后是茱莉亚,父皇的王后,她是自己两个异母兄的母亲,和自己关系冷淡,是个愚蠢的基督教村姑而已,而自己的生母赛达,现在名义上是太妃,却还在地牢里被看押,母后是一个精明多谋的人,自己年轻时很多事情都是母后拉扯过来的,可以说母后是自己大半个智囊和依靠,所以如何让母后复出是个问题。
1.直接以沙赫沙的名义释放母后
2.先前往监牢探望母后商议对策
2

【萨珊本纪】
<库斯洛二世与赛达太妃>
在特殊的王室监牢里,赛达正被“软禁”着,这里阴暗而且偏僻,可见母后遭遇了多大的迫害。见到库斯洛二世到来,母后十分欣喜,但她很快恢复镇定,立刻要求你离开监牢,避免被人抓住把柄。
1.立刻照做
2.不急,先放出母后,讨论一下巩固权力的对策
1

【萨珊本纪】
库斯洛二世刚回到宫廷,就遇到了“太后”茱莉亚,她过来探望新君,并表示新君不去看看自己的母妃赛达么?对此,库斯洛二世:
1.表示刚看过
2.表示母妃作恶多端,被先皇惩罚,没必要看
3.表示自己的母后就是您啊
3

【萨珊本纪】
库斯洛二世的虚假欺骗令这个很容易自我感动的村姑潸然泪下,她抱着库斯洛二世,表示会和生母一样协助库斯洛二世统治伊朗。随后,茱莉亚太后就开始出面和叙利亚派系的人协商,帮助库斯洛二世巩固地位。
但另一方面,库斯洛二世精心培植的密探发现两位“王兄”偷偷潜入了泰西封,并住进了太后茱莉亚的宫殿里。对此,库斯洛二世:
1.假装不知道,继续监视
2.立刻前往戳穿
3.也住进太后的宫殿里,假装探望
3

【萨珊本纪】
库斯洛二世探望茱莉亚太后,太后显得焦虑不安,库斯洛二世打算:
1.故意赖着不走,施压
2.语言上诱导发问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
2

【萨珊本纪】
太后很快就交出了霍尔米兹德和阿尔达希尔,这两个藏起来的你王兄,并一五一十地表示,他俩过来探亲,但来得急迫,没给你通报。库斯洛二世心知肚明,但看到两位王兄十分埋怨自己的母后如此轻易地供出自己,决定:
1.于是要求两位王兄回归藩国,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2.反客为主,要求两位王兄留下来一起参加仪式
3.继续质问母后是不是还有什么没说
2

【萨珊本纪】
库斯洛于是把两位王兄“保护”了起来,避免他们搞事情,太后因此十分愧疚,随后跑来向库斯洛二世坦诚,希望库斯洛二世不要误会什么。库斯洛二世:
1.以上帝的名义表示大家都是一家人,肯定会精诚团结,相亲相爱
2.阻止太后进一步自曝,深情款款地表示萨珊王室家庭和睦,兄友弟恭
1

【萨珊本纪】
茱莉亚太后见你如此表态,更加愧疚,进一步自曝,称两位王子是来找她发动宫变得,要推翻你,取而代之,她觉得都是先皇骨肉,于心不忍。对此,库斯洛二世勃然大怒:
1.试图强忍住不发作,继续表演
2.怒斥两位王子的作为
1

【萨珊本纪】
库斯洛二世险些暴怒,幸好稳住,继续表演,表示不会在意。太后十分动容,反复感谢上帝。
总之,宫廷闹剧暂时谢幕。不久后,圣火点燃仪式也顺利举行,库斯洛二世向圣火许愿自己的王冠:
1.传统的王冠
2.奢华的王冠
3.炫耀武力的王冠
4.简朴的王冠
2

【萨珊本纪】
继位数月之后,沙赫沙的权力日益稳固,于是库斯洛二世开始考虑政治平衡的问题,这时候北方传来消息,坐镇亚美尼亚长达三十年的北方大元帅沙普尔·萨珊病逝于阿塔沙塔,享年74岁。这样一来,重要的北方元帅缺位,沙赫沙决定:
1.任命沙普尔的儿子继承
2.任命法罗赫·伊斯帕布丹接任
3.从亚美尼亚大贵族里挑选合适的人
4.从全军里选拔合适的将军
5.听从母后的推荐,将巴赫拉姆从缺乏威胁的南方调任北方
5

【萨珊本纪】
黄金时代就需要与之匹配的王冠,库斯洛二世的选择赢得了大部分武德贵族的支持,人望日高。
自此,库斯洛二世正式成为沙赫沙,获得行政权力。西方传来消息,父皇已经离开安条克,前往了君士坦丁堡,这也标志着他对泰西封的影响力彻底消失。沙赫沙决定:
1.立刻释放母妃赛达
2.立刻让朝臣讨论释放母妃赛达的合法性
3.立刻亲自前往拜见母妃赛达
2

【萨珊本纪】
因为涉及到两位沙赫沙都活着,且政策冲突的情况,朝臣们为此争论不休,此时年轻的帕提亚贵族法罗赫·伊斯帕布丹——西方大元帅巴斯塔姆·伊斯帕布丹的嫡长子,他表示了对沙赫沙的完全支持,并表明了伊斯帕布丹家族的立场,随后大部分帕提亚贵族跟从,呼罗珊派系也一样。只有叙利亚派系的文官们还踌躇不决,以先皇尚在,不如派人问问之类的,于是遭到几大武德派系的联合抨击。对此,沙赫沙:
1.顺应民意,立刻释放母妃赛达
2.顺势进一步讨论大礼议问题,即赛达是否可以也被册封为太后,而非太妃
1

【萨珊本纪】
很快,太妃赛达被合法释放。
母妃对于自己的复出十分得意,在和沙赫沙私下讨论的时候,难掩心中喜悦,她向沙赫沙分析了目前的了朝廷形势,即呼罗珊派系因为人丁稀少而日渐衰败,受奈尔曼重点扶持的帕提亚派系再次换发武德,波斯派系的制衡乏力,叙利亚派系则抱着先皇大腿成为了沙赫沙的绊脚石,因此建议你扶持波斯派系,全面打压叙利亚文官派系,建立新的平衡。沙赫沙认为很有道理,决定:
1.立刻开始部署实施
2.打算再等等,说不定自己能驾驭叙利亚文官派系
3.开诚布公,问问母妃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情人可以成为自己的亲信
2

【萨珊本纪】
根据母妃赛达的建议,沙赫沙改派曾经遭到先皇贬黜的巴赫拉姆为北方元帅,赴任亚美尼亚。南方则被交给了:
1.阿曼本地的总督
2.波斯系初有威望的将军
3.呼罗珊系初有威望的将军
2

【萨珊本纪】
<瓦拉兹·米赫兰>
于是,经过波斯派系一顿推荐,瓦拉兹·米赫兰这位30岁的青年将领成为战事稀少的南方战区的大元帅,此人出身于波西斯的地区的米赫兰旁支,从小就隶属于波斯派系,和萨珊旁支关系密切,且能力出众,在不死军担任中层骑兵军官期间,参与过河中东征和一系列大战,诛杀达头可汗的那场决定性会战时,他曾经跟着骑兵主力扫荡突厥军队,战功赫赫。
外军事务安排完毕后,关于贴身近卫的不死军统帅的人选,沙赫沙决定:
1.暂时空缺,以后物色
2.率先表忠心的法罗赫·伊斯帕布丹就很合适
1

【萨珊本纪】
听说新的沙赫沙继位,外国使团也纷纷抵达了泰西封,根据惯例,沙赫沙要召开一个盛大的欢迎会进行接洽。
1.遵循旧例
2.时代变了,大维齐尔代理即可,沙赫沙不出面
1

【萨珊本纪】
首先是罗马使团,他们迫切地和沙赫沙交谈,询问沙赫沙是否会遵守,并长期坚持 586合约,对此,沙赫沙:
1.公开表态会遵守,巩固双边友谊
2.含糊其辞
3.明确表示旧协议必须符合新时代框架才值得遵守
1

【萨珊本纪】
沙赫沙妥善处理了和罗马的关系,之后是一系列小国和朝贡国的代表团。沙赫沙没有发现突厥使团,猜测大致突厥依然处于混乱之中。
之后的宴会过程中,沙赫沙得到密探的情报,后宫发生异常,疑似有守卫作乱,大规模向王太后的宫殿集结,同时还发现王太妃也正在召集另一批守卫。对此,沙赫沙:
1.不管
2.故作镇定,然后亲自带人前往后宫
3.托故终止宴会,遣散宾客,前往后宫
2

【萨珊本纪】
等沙赫沙带队进入后宫,发现混乱已经结束,只见到王太妃带着一群守卫,完全控制了太后的宫殿外围,并且把几十个作乱的守卫缴械,另外,按理说被软禁的阿尔达希尔王子也被缴械控制,不知道他怎么跑掉的。太后现在被吓软了,不知所措。太妃见沙赫沙前来,简要说明了情况,大致是阿尔达希尔作乱,太后默许,太妃则已经号召守卫控制了局势。对此,沙赫沙:
1.要和太后谈谈
2.大怒,立刻打死了阿尔达希尔
3.先把人都抓起来,然后彻查
4.把局势交给母妃,赶紧回去处理外交宴会
1

【萨珊本纪】
太后说不清楚,但她很惶恐,只是反复强调,自己受阿尔达希尔胁迫,以及希望沙赫沙从宽处理。沙赫沙决定:
1.接受请求,下令从宽处理
2.大怒,必须重罚,并且彻查关联人员
1

【萨珊本纪】
从宽处理完后宫的突变之后,沙赫沙赶忙回去处理外交宴会,确保这件事没有外泄。半个月后,关在监牢里的阿尔达希尔“自杀”,软禁中的霍尔米兹德王子也中毒身亡。但太后没事。得知消息的沙赫沙:
1.下令彻查
2.封锁消息,内部调查
3.立刻认为和母妃有关,前往质问
2

【萨珊本纪】
沙赫沙确保消息封锁之后,派遣密探调查,初步怀疑两位王子的猝死和太妃有关。对此,沙赫沙;
1.前往质问太妃
2.算了,这件事也对自己有利,就这么糊弄过去
3.大怒,软禁太妃
1

【萨珊本纪】
见沙赫沙前来质问,太妃表示不可理解,她强调自己多年来遭受一个性冷淡的漠视,还要因为各种原因遭受惩罚,私通的情夫也都被那个性冷淡处决,私生子一个个惨死,只保住了库斯洛二世一个儿子,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库斯洛二世稳固统治,但那个村姑立场动摇,动不动就被自己的亲儿子蛊惑密谋叛乱,她必须出手,彻底抹杀这两个觊觎者,难道有错?
在太妃一顿反驳下,沙赫沙无言以对:
1.理解太妃苦衷,摒弃成见
2.认为太妃越权,强调自己才是国王
2

【萨珊本纪】
太妃表示自己对权力不感兴趣,一把年纪了,也就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绝对的统治者,既然沙赫沙觉得越权了,她愿意隐退,搬迁到贡德沙普尔去。沙赫沙:
1.接受
2.缓和气氛,表示只是希望太妃不要干政,没有赶人的意思
2

【萨珊本纪】
——库斯洛二世&第一章完——
<闹剧收场>
最终,沙赫沙还是挽留了太妃,太妃也承诺不会干政,并强调自己已经达成夙愿。太后因此次打击而精神恍惚,也被软禁了起来。至此,沙赫沙完全控制了局势,两个潜在的觊觎者已死,大权在握,库斯洛二世的时代来临。
« 上次编辑: 2019-09-24, 周二 01:27:23 由 Leorarity »